離焦眼鏡是什么?
一、什么是“離焦”?
拍過相片的人都知道,只有焦點對準了,影像才會清晰。
我們眼睛里也有一部“相機”,視網膜就是相機的底片。只有光線正好落在視網膜上,看東西才清晰;而不論光線落在視網膜前面還是后面,都叫“離焦”。
1988年,眼科教授Frank Schaffer完成了著名的“小雞實驗”,驗證了視網膜能夠識別“離焦信號”,向鞏膜發出“繼續生長”或“停止生長”的指令,從而控制眼軸增長的速度。
這就是震撼眼科學界的“離焦理論”。
但雞的眼球結構,畢竟跟人類不一樣。所以從90年代后期開始,中山大學葛堅教授團隊和美國休士頓大學Smith教授團隊合作,開展了著名的“恒河猴實驗”。
而猴的眼球結構與人類的就不相差大了。
這場耗時10年的實驗,最終證明了“離焦”是近視發病的核心機制,離焦矯正技術是一種有效的近視臨床矯治手段。
但是,近視眼比較奇特:當光線無法抵達視網膜中心的黃斑區時,就構成了“近視離焦”,也稱為“膜前離焦”;而在視網膜上下周邊,光線又無法精準剎車,構成了“遠視離焦”,也稱為“膜后離焦”。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如果視網膜周邊持續出現拉遠的“離焦信號”,就會誘導眼球往后拉伸、尋找焦點。但這種“聰明”的自我調節,卻會導致眼軸進一步拉長,近視不斷加深。
于是,眼科專家們就開始琢磨了:既然視網膜周邊的離焦,會把眼軸拉長,那么如果我把它拉近點,眼軸會不會縮短、視力能不能變好呢?
“離焦鏡片”就這么誕生了。所以,戴上離焦鏡片后,視網膜中心的黃斑區,是對焦的;視網膜周邊,則會制造出一片膜前離焦(近視離焦)。
雖然,離焦鏡片無法讓眼軸縮短,治愈近視;但它能大幅延緩眼軸拉長的趨勢,控制近視加深的速度。
離焦鏡片的種類
1、多區正向離焦設計——近視進程減慢59%,眼軸伸長速度減慢60%
2、共軛性離焦設計——有效延緩近視加深平均達67%。
3、同心環帶微柱鏡技術——近視延緩平均達45%。
北京佳憶康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醒離焦鏡片的注意事項
1、每天堅持佩戴,除洗澡,劇烈運動,游泳,睡覺等都需要時刻佩戴。統計顯示,離焦鏡片佩戴時間越長,控制效果越好。
2、盡量保持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保持眼睛放松,有效延緩眼軸增長。
3、矯正寫作業的姿勢,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果經常喜歡歪頭看書寫字,用眼習慣不正確,也是眼軸和度數增長的一個誘因。
4、每天合理使用電子產品,長期面對電子產品屏幕,會導致眼睛持續緊張,過度用眼導致眼軸增長。
5、三個月定期復查眼軸以及視力情況,三個月的復查很有必要,能及時復查孩子的眼軸增長問題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隨時監控孩子度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