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堂陳皮品鑒:聞香識皮
歲月如金。留下了珍寶。
一片陳皮,經過幾年、幾十年的自然陳化,吸收了天地之氣,竟慢慢散發出樟木香、薄荷香、花蜜香、麝香、老藥香......
這些不同香氣,帶來性味、歸經的不同:升浮者有之、沉降者有之、入脾、肺者有之、入肝、膽者有之......“以氣味歸經”,是新會陳皮最大的魅力和秘密。
當你拿起一片若水堂原種陳皮,聞到迷人的香氣,亦不禁感嘆造物之神奇。
市面上的陳皮,可謂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消費者如霧里看花,莫衷一是,難以選到道地的新會陳皮。
我們請教了若水堂陳皮負責人成寅,學習到很多難得聽到的品鑒之法。

若水堂陳皮(廣東新會陳皮百年商號,已有138年歷史),早年曾被霍英東先生稱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陳皮”。其道地性的“母樹原種”陳皮受到藏家認可。
(一)、多樣香型
若水堂說:新會陳皮的香氣絕非單一種類,而是“多樣香型”:不同產區、采摘期、陳化年份,會自然陳化出樟木香、麝香、藥香、蜜香等不同香氣,甚至有“一村一味”的說法。
為什么會有這種“奇妙”現象?
新會山海相連、水土多樣:礫石砂壤、黏質紅壤、沿海灘涂等多種土質;加上西江、譚江的淡水、南海倒灌海水等不同水質,形成水土的多樣性。

不同樹種、不同采摘期、不同后期轉化環境,也使得陳皮果皮內蘊含的揮發類物質具有鮮明差異,自然轉化出不同的香型。
新會陳皮味辛,性溫。“辛”者,香也。“辛香”,主發散、行氣、化痰、開竅、祛濕。“辛香”,是新會陳皮的靈魂、是基本價值、是最大的魅力。
香氣決定藥性。不同的香氣,歸經功效大不相同。而不同采摘期的陳皮,更會陳化出多樣的香型,產生不同的氣味、口感和藥性。

(二)、自然之香
若水堂說:到目前為止,什么產區、什么年份、陳化出什么香氣,皆由自然而定,非人力可掌控。
這正是新會陳皮最讓人“欲罷不能”之處。
藥香、陳香、樟木香、薄荷香、糯香、麝香......這些自然陳化出來的香氣,變量因素太多了。品種、水土、管理、采摘期、存放陳化環境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陳化香型。

樟木香:
7-8年的東甲大紅皮、早期的天馬老樹陳皮,可能會自然陳化出樟木香味。這種性味入“太陰脾、肺和厥陰肝經”。
蜜甜香:
10年左右的若水堂東甲大紅皮(大油身種)可能自然陳化出蜜甜香。因為大紅皮含糖量較高,經過陳化,糖分轉成蜜甜,與香氣結合成蜜甜香。這種性味善“入脾經,健脾胃”。

藥香:
不同產區、采摘期的陳皮都會陳化出藥香,但如果不是十年以上的原種,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藥香。
陳香:
原種陳皮在出現藥香之前,會陳化出暫時性的“陳香”。“陳香”會逐漸轉化成“藥香”。
薄荷香:
陽歷11月上旬采摘的若水堂梅江二紅皮,經過7-8年的自然陳化,可能出現薄荷香。薄荷香善“入肺經,理肺氣”。

麝香:
梅江、東甲一帶壯年(樹齡10年左右)“小油身”母樹原種的冬后皮,經過30年以上的自然陳化,可能會產生麝香。麝香皮存世極少。這種品級一般不在公開的市面上交易,基本在藏家手中流通。
若水堂有一些1991年的麝香味東甲冬后皮,皮張保存非常好。十分難得一見。
天賦自然,五蘊皆香。
若水堂陳皮的實體店鋪和展廳內,展示了不同年份、產區、樹種、采摘期的新會原種陳皮,可以聞到大約10種新會陳皮的“主流”自然陳化香型。
當你拿起一片原種陳皮,聞到迷人的香氣,亦不禁感嘆造物之神奇。

鑒別知識:
新會陳皮會陳化出藥香、樟木香、薄荷香、麝香......但絕不會是橘皮香或檸檬香。
若水堂認為:陳皮的核心,全在一個個“陳”字。“陳”者,“陳化、轉化”之意。經過歲月的自然陳化,陳皮的氣味、藥性產生了豐富有益的變化。只有具備陳化價值的品種才稱得上是“陳皮”。
如果一片自稱5年以上的“陳皮”聞起來還是橘皮味或檸檬味,那它大概率是毫無陳化價值的橘皮,而非陳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