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堂:陳皮與咳嗽
若水堂說:陳皮止咳,適合“痰多”、“寒濕”的類型,如果是“干咳無痰”的咳嗽,則不可用陳皮。
因為陳皮性味“辛、溫”,其性偏“燥”。(“功效”和“偏性”永遠是相對應的,有功效,必有偏性。)
干咳多為“肺陰不足”,表現為干咳無力,口干咽燥,用大量陳皮,會“過燥傷陰”。這種咳癥應以“潤肺止咳”為原則。
《中國藥典》對陳皮的功效概括為:“健脾理氣,燥濕化痰”八個字。
這說明陳皮止咳,以“溫”、“燥”、“化”取勝,更適合“寒”、“濕”、“痰”幾種癥型,比如“痰多濕盛”之咳、“風寒侵肺”之咳。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能使人咳。咳嗽的原因很多,五臟六腑都可能引起咳嗽癥狀。陳皮適用的咳嗽證型,大約有下面幾種:
一、風寒咳嗽(單方有效)
如果咳嗽聲重,咳痰清稀,咽痛鼻塞、流涕頭痛、肢體酸困等癥狀,多為風寒所致。單獨一味陳皮,可奏解表發散之功。
肺為“嬌臟”,易受風寒濕邪侵擾。
如果一到冬天就會咳,這是“胸有寒邪”,是一種“宿疾”,寒氣滯留在肺的病根。這種情況非常適合喝一點年份老的陳皮,可以把肺中的寒邪引導出來。
二、痰濕咳嗽(單方有效)
若水堂說:凡“痰多之咳”,其病在脾。
脾為肺之母。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運化不良,產生痰,上逆于肺,即為“有痰之咳”、“痰多之咳”、“脾虛濕盛之咳”。
這種情況正適合用陳皮。陳皮入脾、肺二經,“母子同治”,正可燥化痰濕,理氣宜氣。
黃痰燥熱,可用青皮,既可化痰,又滋養肺陰,行而不燥;白痰身冷,可用二紅皮或冬后皮,辛溫發散、祛濕升陽。
三、肝火之咳(可用青皮配伍)
肝屬木,肺屬金,肝火過旺、肝功能受損時,會出現“火克金”之相,出現咳嗽癥狀。
這時可以用青皮“疏肝散邪”、“消痰利氣”的功效,配合清熱解毒之品,清肝瀉火,咳癥自然消除。
四、氣血虧虛之咳(可配伍)
大病之后,如氣短虛弱,久咳不止、倦怠無力,皆元氣大傷、氣血虧虛所致;
陳皮單獨一味可“健脾胃,理肺氣”。而作為一味“和藥”,入于參、術、歸、芪、附子、熟地等補劑之中,更可幫助補藥的運化、吸收,事半功倍。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陳皮)同補藥則補,同泄藥則泄,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將。但隨所配而補泄升降也。”
若水堂陳皮(廣東新會陳皮百年商號,已有140年歷史),早年曾被霍英東先生稱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陳皮”。其道地性的“母樹原種”陳皮完整保留了新會陳皮的原始基因和藥性,受到藏家認可。)【天貓/京東:若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