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究中心成立
10月28日,浙大湖州研究院舉辦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討會暨“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院長許超、副院長張偉以及來自國內數字醫療產業的專家、企業家和投資人代表參加活動,研討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領域的創新發展與攻關突破,共同探索數字化醫療健康的前景和未來。
會上,許超為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究中心揭牌,先后向受聘擔任中心主任的未來腦律CTO張明,擔任副主任的溫致科技創始人杜欣,擔任研究員的未來腦律創始人薛耀、肖雪珍等頒發聘書。
許超表示,新中心的組建不僅標志著研究院在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領域邁向了新征程,更為廣大醫療健康科研工作者搭建起一個凝聚智慧、協同創新的新平臺,助力開拓了數字化健康領域的新方向。
他希望研究院將繼續深入挖掘新中心的科研潛力,加強與國內外科研和醫療機構以及相關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挖掘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技術在數字化健康領域的無限可能,努力勾勒出一幅全民暢享數字化健康福祉的美好藍圖,為健康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研討環節中,北京朝陽醫院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室及煙草依賴治療研究室主任、北京朝陽醫院戒煙門診負責人梁立榮圍繞“尼古丁成癮與數字療法”主題,從尼古丁成癮機制與干預策略、數字戒煙干預模式構建、數字控煙設備、控-戒干預模式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他指出,吸煙成癮屬于慢性、復發性腦部疾病,一般人均會產生煙草依賴。針對中國戒煙服務發展面臨的挑戰,他結合溫致科技研發的數智控煙設備運用案例,提出數字戒煙技術發展趨勢的前沿看法和利用數字技術解決戒煙服務發展困境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安吉分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寧建文作了題為“DRG調控下智慧醫院的建設”的主題分享,他以浙大一院安吉分院為例,對DRG背景下基層醫院信息化建設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策略進行了詳細闡述。
溫致科技創始人、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欣分享了數字化健康的未來發展課題,他說,當前我們即將邁入數字化健康的一個關鍵轉折時期,在此形勢下,醫療行業更應回歸初心本質,尤其需要重視疾病早期預防階段的積極介入。
他提出,一方面要降低數字醫療產品的使用門檻,使醫生作為引路人能夠更好地引導患者,另一方面要讓產品自身具備顯著效果,真正幫助患者解決面臨的健康問題。作為醫療企業,在研發過程中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不斷優化產品的性能與功能,同時也要通過創新手段為患者和醫療機構帶來更多便利,促進整個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珠海復旦創新研究院雙聘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深圳未來腦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肖雪珍分享了“閉環神經調控技術在前沿進展與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課題。
她介紹,未來腦律是一家聚焦于神經調控和神經功能重建技術的腦科學技術企業,憑借復旦類腦研究院以及國家“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等多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已初步構建起在睡眠、偏頭痛、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領域較為完整的產品體系。
尤其是基于在國內外頂尖醫院最新臨床研究結果,未來腦律開發出了適用于多適應癥的新一代無創及微創閉環神經調控產品,在改善睡眠障礙、偏頭痛和卒中后神經功能重建等方面,該產品已經走出醫院,進入家庭,從而幫助更多的家庭和用戶解決健康問題。
溫致科技醫療負責人石虎偉介紹,作為數字醫療企業,溫致科技通過科學的軟硬件一體化數字療法,結合CBT(認知行為療法)和AI等技術,將行為干預療法數字化,完整推出了尼古丁成癮干預、COPD(慢阻肺)數字化干預等數字醫學療法。尤其對包括尼古丁成癮在內的成癮性疾病,公司首創的“智能硬件+數字療法”解決方案為吸煙者提供了全周期陪伴式戒煙體驗。
浙大湖州研究院院長許超、副院長張偉,湖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邱晟、科研部副主任兼成果轉化辦公室副主任沈國娣、麻醉科主任劉鶴等業內專家也紛紛發言,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觀點。
中心介紹:
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神經智能調控與康復研究中心致力于解決睡眠、疼痛、認知、成癮等重大腦疾病的技術難題和產業轉化,定位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神經科學與數字醫療研究機構。依托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強大的研究平臺和資源,中心與浙江大學及其附屬的頂尖醫院深度合作,在腦病診斷與干預領域推動技術落地和臨床應用。
本中心聚焦于攻克閉環神經調控技術、認知腦神經網絡連接、數字醫療等三大關鍵領域。通過整合多學科的前沿技術,中心致力于構建從基礎科研、工程實現到臨床轉化的完整鏈條,力求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心不僅注重科研創新,還強調成果的產業化與市場化,借助深圳未來腦律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溫致科技有限公司在產品側的深厚積累,推動創新技術在國內醫療器械注冊和企業孵化方面的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