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止中醫榮獲“深圳市寶安區科普基地”稱號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根據《寶安區科普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深寶科協〔2024〕2號)的相關規定,經過嚴格的單位申報、現場考察、初審答辯、公示及會議研究等程序后,決定授予深圳市問止中醫等單位“深圳市寶安區科普基地”榮譽稱號。
科普基地的認定,是國家層面為推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而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其目的在于通過整合和優化社會資源,構建多元化、廣覆蓋的科普服務體系,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促進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和科學精神的深入人心。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更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
問止中醫獲得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其長期以來在中醫藥文化傳播及公眾科學教育方面所作出貢獻的認可,也標志著問止中醫在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立足傳統
促進文化復興
中醫藥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體系,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養生保健知識。
加強對中醫藥文化的科普宣傳,對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加大中醫藥文化的科普力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這不僅能幫助民眾增強自我保健能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還能進一步挖掘和發揚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使之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科普實踐
線上線上相結合
本次問止中醫榮獲“深圳市寶安區科普基地”,不僅是對問止中醫在中醫藥科普領域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其在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的認可。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生存智慧,是國人歷經數千年與疾病抗爭中積淀下來的寶貴技術。其核心理念深深植根于陰陽五行、道法自然及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之中。因此,中醫藥科普的文化定位應當立足于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土壤,以中國哲學、文學、史學為根基,聚焦于中醫藥典籍的精髓、中醫藥名家的智慧、中醫藥文物的珍藏以及中醫藥史跡的探尋。
中醫藥科普需深入研究中醫藥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探索臨證診療的精湛技藝,揭示用藥發展的歷史規律,挖掘中醫藥名家獨特的學術思想,弘揚中醫藥從業者崇高的道德理念、堅定的價值取向以及嚴謹的行業規范。
作為科普基地,問止中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致力于將中醫藥知識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通過中醫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中醫大腦輔助診療等創新手段,讓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醫藥的智慧。
問止中醫運營了業內最大的中醫社區“精一書院”,以振興中醫為己任,通過形式多樣的線上及線下課程及分享活動,為廣大中醫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中華古籍并傳播中醫文化的綜合平臺。截至目前,“精一書院”已累計擁有22萬名學員。
“問止精一書院”和“問止大醫小課”的多樣化課程,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等多個層面的內容,極大地促進了中醫文化的廣泛傳播,是許多“零基礎愛好者上的一堂中醫課”。
除了線上資源外,問止中醫還積極舉辦并參與各種線下活動,包括問止中醫臨床學術會議、問止精一書院線下課堂、社區義診等,直接面向市民提供專業的中醫資訊和中醫服務。
同時問止中醫也十分注重回饋社會,曾發起多項針對特殊群體(如殘障人士、患癌人士)的支持項目,展現了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這些創新實踐,不僅推動了中醫業的現代升級,更為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開辟了新渠道。
未來問止中醫將繼續發揮科普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面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