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小米、亞馬遜云科技聯合創新 為上千萬特需兒童帶來首套AI解決方案
10月30日,大米和小米、亞馬遜云科技雙方代表向與會媒體介紹RICE AI
不到1分鐘,3歲自閉癥孩子悠悠(化名)的評估報告就生成了。
10月28日上午,督導梁琳婕將悠悠的信息輸入AI評估系統,自動生成一份16頁的報告,涵蓋了評估結果與分析、干預目標、干預計劃等維度。拿到報告后,梁琳婕對內容進行審核和微調,前后需要不到50分鐘,隨著AI的繼續學習,這個時間還將持續縮短。而在過去完全依靠人工寫作,至少需要3小時。
左:通過紙筆記錄數據、撰寫評估報告;右:AI一鍵生成評估報告
在中國,存在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學習障礙等問題的特殊需要兒童估計超過1000萬,及時發現、科學干預是幫助他們改善的關鍵,而個性化評估,是科學干預的前提。
作為特殊需要兒童康復機構的督導,梁琳婕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每個孩子進行狀態評估,并給出個性化的干預方案,以指導康復師對孩子進行具體干預;而在干預的過程中,督導還要實時監控干預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干預策略。
“上個月我用它輸出了9個孩子的評估報告,很好用,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工作量。”幫助梁琳婕極大提升評估效率的,是AI評估師。
10月30日,國內特殊需要兒童康復頭部機構大米和小米宣布,借助亞馬遜云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服務,正式推出面向特需兒童康復領域的國內首套基于大模型的完整AI解決方案RICE AI,通過“基座大模型+專業知識+康復大數據”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特需兒童評估、康復干預、居家訓練等全場景、全流程智能化。AI評估師是RICE AI中的一部分。
“期待這套方案能幫我們解決專業評估和制定個性化方案能力不足的難題”,一位來自寧夏的康復機構負責人說。
上千萬特需兒童與無處不在的干預難題
近年來,兒童發育障礙的發現率越來越高。2024年《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保守估計,全國0至14歲自閉癥兒童約200萬,且每年新增約16萬;2023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課題組在柳葉刀子刊雜志發表的論文估算,普通話背景兒童發育性語言障礙患病率為8.5%;2021年發布的首個《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占6.4%,據此推算,中國約有多動癥患兒2300萬人;此外,新興的學習困難門診近兩年在很多醫院開設,服務的則是存在學習障礙的兒童。
這些特殊需要兒童各自情況差異很大,需要基于科學評估輸出定制化、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并且即時跟蹤干預效果,根據孩子的進展實時調整、優化。但現實情況是,大量的中小機構缺乏系統評估的能力,針對孩子的評估零散、雷同,給出的干預方案大同小異,“我們地處三四線城市,資源緊缺,機構缺乏專業評估和制定個性化方案的能力,能夠得到的專業支持有限。”一位來自寧夏的康復機構負責人說。
而對行業頭部機構來說,盡管專業性不缺,實施科學評估和個性化干預的能力充足,但也困擾于效率的提升——一對一干預的傳統模式耗費了巨大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作為擁有2000多名督導和康復師的特需兒童康復平臺的掌舵人,大米和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姜英爽表示,“如果能借助康復大數據優勢和AI的力量,將專業督導、康復師從繁復的評估、方案制定工作中釋放出來,更加專注于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康復訓練,甚至再進一步,把這種專業能力通過AI輻射到整個特殊需要兒童康復行業,特別是在康復專業資源不足的地區,幫助當地機構多一些精準的評估和對癥的干預,受益孩子的數量是不可估量的。”
大米和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姜英爽
基于此,這家擁有專業康復能力和8000萬組康復數據的干預平臺,決定和生成式AI的全球領導者之一的亞馬遜云科技聯合創新,探索生成式AI與兒童康復行業的融合,希望實現特需兒童從機構干預到居家訓練全場景、全流程的智能化。
當AI遇到康復大數據,滿足個性化干預需求、實現效率提升
海量、多維度、高質量的康復大數據資產使得AI介入成為可能。大米和小米過往積累了20000多個案的8000多萬組干預記錄、200多萬干預標簽以及200多萬督導決策數據,豐富的康復數據是此次AI解決方案得見成效的“地基”。
作為服務于自閉癥譜系、語言發育遲緩、學習困難等特殊需要兒童的專業康復機構,大米和小米10年時間所積累的數據,包含了海量的、基于循證的有效經驗,使得AI評估和生成個性化干預計劃的準確性大大提升。
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初創及通用業務部總經理倪殿令表示,“憑借豐富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服務,以及工程化能力,亞馬遜云科技賦能大米和小米訓練康復及督導策略模型,從而應用于督導和康復師的日常工作流程中,提高一線工作效率和干預精度”。
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初創及通用業務部總經理倪殿令
大米和小米北京望京中心的督導房鴻強目前已經主要采用AI督導來輔助工作,“在孩子的干預過程中,督導要根據每天的數據記錄動態調整干預目標和策略,之前需要回查紙質數據圖,與康復師線下進行大量的溝通和對接,現在根據數據記錄,AI可以智能判斷需要調整的決策,并基于大數據分析推理生成下階段的干預策略。這讓我的督導效能提高2倍,從重復性工作中擺脫,有更多時間關注康復師和孩子的現場互動,思考更有效的解決策略以及給康復師更多的培訓指導。AI督導已經成了我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除此以外,大米和小米還充分利用亞馬遜云科技在生成式AI、計算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強大能力,開發出AI教具和AI繪本功能,不僅能夠幫助康復師和家長快速、精準、高效地生成所需要的圖片教具,更能針對不同的康復目標產出多種主題內容的繪本,有效推動康復效果的強化,也極大提升了康復師的工作效率,留出更多時間與孩子進行康復互動。
大米和小米廣州中心的李天齊是一位從業多年的康復師,圖片和繪本是她在干預過程中高頻使用的重要教具,以前圖片需要自己搜索、整理,不僅耗費時間,還存在圖片不清晰、風格不統一、版權風險等問題;如果自制繪本步驟則更為繁雜,從確定選題、設計文字腳本、找設計師繪制插圖,有些還需要印刷,對資金和時間都是很大的消耗。現在,她一鍵輸入故事主題和需求,AI繪本可以幫她自動輸出章節故事和對應圖片,不僅提高了效率,也解決了人物一致性、社交場景和人物動作表情復雜性、風格可定制等多種問題,“教學繪本的生產周期從2個月壓降到了10分鐘。”
開啟特需兒童康復領域的AI變革,驅動行業轉型升級
大米和小米、亞馬遜云科技雙方代表展望RICE AI的未來
一直以來,特需兒童康復以專業康復師的一對一干預形式為主,而我國康復人才緊缺,中國殘聯官網公布的2022年在冊的康復機構在崗人員是32.7萬人,其中自閉癥兒童康復相關4.7萬人、智力殘疾相關的6.1萬人、精神殘疾康復的7.1萬人,與數千萬特需兒童數量相比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此次大米和小米、亞馬遜云科技聯合創新的AI 解決方案,為傳統特需兒童康復模式引入了革命性的因子,為康復需求與康復人才不對稱的緊迫現實,提供了一種緩解方案。通過專業能力和海量干預數據訓練大模型并產品化,推動評估和干預效率的成倍提升,極大釋放了康復生產力,康復師和督導得以服務更多的特需兒童,康復成本也進一步降低。
據了解,此次推出的AI解決方案,大米和小米還計劃面向行業和家長開放,以打破地域和資源的限制,讓優質康復資源被更廣泛地共享,倪殿令表示,“生成式 AI 在技術變革、重塑人們的行為方式方面擁有巨大潛力,真正能創造最大價值的將是生成式 AI 的行業應用。我們期待與大米和小米繼續深耕合作,持續推動AI教育以及數字健康科技的發展,為大健康領域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注入動力。”
“當大米和小米的專業積累通過AI輻射越來越多的機構、家庭,就意味著更多的特殊需要兒童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幫助。”姜英爽說,當前特殊需要兒童康復行業面臨的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益力量三方共同努力解決,單靠其中的任何一環都不行,“此次合作,給我們撒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我們也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來給更多特殊需要人群傳遞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