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 崔學民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崔學民說唱技藝及其書畫創作之我見——李中合
在商洛的文化藝術圈里,崔學民可算得上一大能人,他能說能演能寫能畫,表現出了較為全面的藝術才能,說他是個全才,當不為過。
我和學民是同鄉,又是十多年的朋友,對他是知根知底的。他曾擔任過市老年大學校長,如今還繼續兼任市文聯兼職主席、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又擔任著許多社團頭銜,他曾榮獲陜西省德藝雙馨藝術家、建國六十周年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書法家,榮譽很多,光環也很亮,但這些都算不上什么,值得提說,值得一寫的,倒是他文藝寫作、演唱和書畫藝術上的表現。
他能創作戲劇、散文、詩歌、曲藝等不同文體作品,并常常被劇團及藝術團體采用而又頻頻獲全省及國家獎項,其中的許多作品又是由他自己登臺表演,其篇幅漫長,其詞繞口,尤其是他的快板書更是這樣,有一定難度。可他能以超強的記憶、敏捷的反應和流利的口才,并略帶些許幽默征服觀眾,獲得滿堂喝采,使大家享受到了難得的輕松和愉快。我聽過他的《忙》、《貓》快板書表演,其內容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技巧上,能把握好節奏、韻律、聲調,使得良好的效果明顯地顯現出來。他也能唱,唱是他較為拿手的一項技能,秦腔、眉戶、花鼓、黃梅戲等劇種中的名段,都能唱得有板有眼,入規中矩,加上情真意切的全身心投入。其效果與專業演員沒有太大的區分。學民的演唱,深知個中就里,沉穩老練,嫻熟自如,字正腔圓,清晰可辨,節奏合度,抑揚頓挫合體。在風格上,不是那種“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聲”,而是“關西大漢操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音色渾厚,音調高昂,豪邁大氣,令人昂揚振奮。他憑著自己演唱天賦來到哪里,就把歡聲笑語帶到哪里,為大家營造出和諧美好的藝術氛圍。對此,大家深有同感。要知道,學民不是演員,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是在業余時間學到的,能做到如此程度,自是難能可貴。
說到學民的繪畫和書法,那更是值得稱道。繪畫、書法是他的專長,也是他在文藝圈中的立足之本。他的繪畫,在題材上,除少量傳統的山水以外,主要以雞、鴨、鵝、燕,松鶴、鴿子、鷹隼猛禽及虎、馬、牛、羊、豬、狗、貓等為對象,這些都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物象,但正是這些司空見慣的家禽家畜、飛禽走獸,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伙伴,它能豐富人們的快樂和感情,故而他把它納入到中國畫中來。從而成為大家熟知認可的素材。這些小動物充滿靈性,聰明可愛,一但進入他的畫面,便越發顯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這樣的畫作,會讓人格外激起珍惜小生命,格外熱愛生活的感情。他的畫,布局合理,安排巧妙,詳略得當,虛實分明。尤其是墨色的變化則更為出色,不能不讓人擊掌贊嘆。其風格簡潔明快,雅俗共賞,有著很高的藝術水準。
藝術是對生活的再現和還原,是對生活本質的揭示,學民的畫作體現了生活的本質。學民的書法,也能獨樹一幟,截至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面目,已經是獨家獨派,沒有雷同之處。他遍臨傳統碑帖后主臨何紹基,講求線條的柔軟和變化,快慢相間,豐厚圓潤,用筆技法上的追求是他書法的主要特征。在細節的處理上更則留心,因為細節最能再現真實,他熟諳此道,深知就里,從而使他的作品質量和藝術標格有了很大的提升。行筆注重起承轉合,游絲牽線,上下連貫,氣脈通暢,給人完整一起,始終不懈的深刻感受。其用墨也很進究,以上等墨汁,反復調和。達到符合的要求,筆具也選羊毫,取柔軟之性,這使得他的作品神柔外現,有一種流暢美、富貴美的藝術效果。字以圓潤為上,學民的字,耐看,耐咀嚼,久而不厭、讓人越看越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從這些來看,他很在行。作為書法,成功與否,取決于用筆、結體和章法三大要素。學民做到了,因此,他的書法是有領先地位的。
佛道有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學民這個人,看起來是學民,但仔細看其方方面面,讓人感到驚訝,然而仍就是他。這些令人驚訝的能力表現是他長期積累的結果。一言一蔽之,學民多才多藝,說得上是人中之杰,我寫他,是我感觸驅使的結果,是出于大家向他學習目的而已。
文章作者:李中合,曾為商洛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教授,商洛市評論家協會主席,商洛學院離退休老教授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