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 董洪奇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董洪奇:1959年生,山西芮城人,國家一級書法家,素有“中華鐵筆王”、“中華一絕”、“中華鐵筆創始人”、“中華鐵筆神人”、“中國書壇三大書法導師之一”等榮譽稱號。現任鐵筆書法研究院院長、和諧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毛澤東研究院書畫院運城分院副院長、陜西國際書畫藝術院副院長、桂林書畫院名譽院長、陜西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陜西中山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榜書協會會員、中國中央書畫研究院院士、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華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藝術顧問、中國東方研究會高級藝術顧問、西部名流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副主任、香港恒生偉業集團恒生仁和愛心理事會理事。2012年被評為“影響中國書法界發展的十八大書法家之一”。董洪奇的鐵筆書法成功的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獲得了國家版權專利商標權。董洪奇先生,黨員,退伍軍人,退伍后進入西安碑林,刻苦研習鐵筆書法50余年的春夏秋冬,同時學習和臨摹各朝代名碑帖,書法臨習(臨學)顏、歐、柳、趙、蘇、黃、米、蔡、懷素、岳飛、張旭、二王及王鐸、唐伯虎、文微明等歷代書法大家,遍走中華大地,訪名師,逐步練就與眾不同的鐵筆書法。董洪奇先生所用的毛筆除了筆桿是鐵制的之外,上端還加有一塊塊重量不等的如啞鈴狀的鐵塊。負重在0.5公斤至45公斤不等,觀其書、數十斤的鐵筆揮灑自如,樣樣灑灑,幾十幅大字寫下來筆不敗,氣不喘,右手筆走龍蛇,左手落款定終,令人驚嘆。賞其字,奔放自如,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疏密有度,正側起伏,大能騰云駕霧,小能鉆縫越隙,隙母戀子,如油絲一片。筆墨氣韻掌握的得心應手,筆不盡,墨不枯,不停筆,真正達到了藝術的高度境界。而小楷秀麗瀟灑,風骨凜然,靈性自如,功底深厚,在魏碑上有所創新,雖師古而不泥古,自成一體,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