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IQ發布NIQ BASES 2024年中國突破性創新榜單
今日,全球領先的消費者研究與零售監測公司尼爾森IQ發布NIQ BASES 2024年中國突破性創新榜單,共有12個創新產品獲獎。同時,今年榜單也繼續發布新品風尚標,共有15個新晉創新產品獲此殊榮。十多年來,該榜單一直是全球領域內認可快速消費品(FMCG)領域創新和成功的黃金標準。
該榜單以尼爾森IQ長期追蹤的零售數據為基礎,涵蓋了中國內地兩年內在66個品類中推出的近30000款新品,綜合考量了新品的市場表現、耐久力、獨特性等關鍵因素,經過多輪篩選與分析得出。
成功的創新能夠為公司帶來顯著且持續的增長,通過對今年獲獎產品的分析,NIQ BASES發現,一些產品憑借其新奇獨特的感官體驗,極大地調動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還有一些則通過為產品注入豐富的健康元素,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從而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此外,跨品類的創新融合也是推動增長的重要策略之一。
2024年NIQ BASES中國突破性創新獲獎者名單(排名不分前后):
東鵬大咖搖搖拿鐵低糖咖啡飲料
元氣森林自在水紅豆薏米水
QQ星原生A2β-酪蛋白純牛奶
旺旺每日喝牛奶調制乳
美汁源氣泡飲
樂事2024煙火排檔系列薯片
奧利奧夾心云朵蛋糕
珍寶珠酸條系列
高露潔每日光澤健齒修護牙膏
自由點益生菌衛生巾
海飛絲去屑頭皮護理洗發露控油蓬松型
潘婷三分鐘奇跡多效損傷修護發膜
2024年NIQ BASES中國新品風尚標(排名不分前后):
果子熟了無糖茶(梔梔烏龍,茉莉龍井,金桂烏龍)
三得利麥茶
雀巢咖啡特調系列橙C美式即溶咖啡
星巴克生咖
脈動+電解質西柚口味
卡士007益生菌酸奶風味發酵乳原味
伊利安慕希AMX常溫活性益生菌酸奶
空氣脆脆空氣烘焙玉米脆
夢龍小金龍小青龍冰淇淋
奧利奧陽光檸檬味夾心餅干
桂格輕暢無米粥
思念柿柿如意黑芝麻湯圓
力士氣泡爽膚香氛沐浴露白桃香
巴黎歐萊雅玻尿酸水光盈潤蒸汽發膜(送發帽)
立白衛仕天然除菌洗衣液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創新已成為企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NIQ BASES最近發布的一項針對亞太市場的調研顯示,具備強大創新力的品牌第一年的銷量平均增長30%,遠超缺乏創新的競爭對手。
為此,NIQ BASES總結并揭示了當前市場的三個創新趨勢:
新奇特感官體驗,激發好奇心和探索欲
當前的消費品市場中,新奇特的感官體驗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創新力量。
品牌方紛紛突破傳統界限,大膽探索破圈,為消費者提供耳目一新的味覺盛宴。從口味上的刺激創新(如酸、辣、麻)到口感上的獵奇感受(如云朵感、空氣感、爆漿),這些創新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感的追求,更推動了品牌的多元化與個性化發展。尼爾森IQ調研數據顯示,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消費者對味道濃郁,刺激或重口味零食的嘗試意愿高出了10個百分點。反映出消費者對新鮮、有趣產品的強烈需求,也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市場導向。
與此同時,企業也更加注重產品在視覺設計與使用體驗上的創新。色彩斑斕的創意包裝、抓人眼球的仿真造型、有趣好玩的產品形狀,以及獨一無二的使用感受,都成為企業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這些創新元素也深刻觸動著消費者的感官世界,有助于傳達產品特性和品牌理念,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拓寬創新邊界,重新定義“健康”
中國消費者對于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顯著高于其他國家,尼爾森IQ調研數據指出,高達60%的中國消費者將健康視為生活的首要關注點,成為中國消費者決策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傳統且單一的健康賣點已逐漸變得普遍,難以繼續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捕捉健康風向,賦予健康新的定義和內涵。
在這方面,新中式養生成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市場熱點。中國消費者深受藥食同源理念的熏陶,認同通過內調外養來實現健康。同時,新中式養生新品也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養生日?;?、方便化的需求,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再以個人護理類目舉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對成分詞的搜索增長幅度已超過60%。中國消費者在健康消費方面呈現多元化、精細化需求特點,對產品原料、配方設計、生產工藝以及專利技術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企業不僅要注重產品的健康屬性,還要從多個維度提升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利用品牌優勢,探索跨品類增長機遇
跨品類創新作為品牌增長的新引擎,蘊含無限機遇。尼爾森IQ最新趨勢顯示,成功跨品類實現增長的品牌,多源于深厚的品牌積累與精準的市場布局。
品牌自身優勢是跨品類創新的基石。部分品牌因功效顯著、口味佳、品質卓越或定位高端,已在消費者心中樹立鮮明形象。此類品牌在進入相似需求的新品類時,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與青睞。同時,部分品牌憑借強大的渠道網絡,能夠迅速將新品推向市場,提升品牌曝光與銷售業績。
然而,利用品牌優勢探索跨品類增長,并非一蹴而就。品牌需精準識別自身優勢,明確目標市場,確保新品與品牌形象、消費者需求高度契合。同時,需時刻保持警惕,防范市場風險,避免盲目跨界導致的品牌稀釋。盡管跨品類創新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策略得當,定能開辟新的增長藍海,引領品牌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