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腎”知多少,綜合調治很重要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控制糖尿病,提高幸福感”。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過高,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本文將重點介紹糖尿病并發癥的防治知識,幫助大家了解如何預防和控制這些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的種類與危害
糖尿病可引發100多種并發癥,包括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和神經等部位的損害。這些并發癥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中風以及下肢截肢等嚴重后果。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其防治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糖尿病腎病的概述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對腎臟造成的損害,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和/或白蛋白尿。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腎移植。
糖尿病腎病的預防
早期篩查:對于Ⅰ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后5年內開始篩查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即應開始監測,并每年進行一次。
生活方式改變:建議患者選擇優質蛋白食物,如雞肉、魚肉等,避免植物蛋白攝入,如豆腐、豆漿等。同時,戒煙戒酒,避免熬夜,減少腎損傷藥物的使用。
血糖控制:維持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以減少微量白蛋白尿的發生。
血壓控制:控制血壓至<130/80毫米汞柱,有助于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維持血糖正常:嚴格控制血糖,以減少微量白蛋白尿。
控制血壓:使用血管緊張素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來控制血壓,這些藥物可以減少蛋白尿和延緩腎功能惡化。
血脂異常治療:對于血清總膽固醇增高為主的高脂血癥,首選他汀類降脂藥物。甘油三酯增高為主的患者選用纖維酸衍生物類藥物治療,并配合飲食治療。
中醫治療:部分中醫藥對糖尿病并發癥的防治有一定作用,如百令片、黃葵膠囊等。
透析和移植:當腎小球濾過率<15 ml/min或伴有不易控制的心力衰竭、嚴重胃腸道癥狀、高血壓等,應根據條件選用透析(血透或腹透)、腎移植或胰腎聯合移植。
終末期腎臟病的替代治療:進入終末期腎衰竭者可行腎臟替代治療,但其預后較非糖尿病者為差。
總結
糖尿病腎病的防治需要綜合管理,包括早期篩查、生活方式的改變、血糖和血壓的嚴格控制以及藥物治療。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風險,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都是提醒我們關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時刻。讓我們共同努力,提高對糖尿病腎病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我們的腎臟健康。
人類疾病已進入心身疾病時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始終強調人的精神完好和良好的社會適應。WHO提出的“生物—心理—社會”新醫學模式,就是引導大家對疾病的治療應該走出“就病論病,就病治病”的方式,對心身共病的心身疾病,在重視患者身體疾病治療的同時,應關注患者的心理,把“治病”轉變為“治人”。
佐力藥業傾情推出電子化篩查量表小程序,匯集國內國際的通用自測量表,可科學、快速進行自我檢測,了解睡眠、情緒、認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