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杰出藝術人物——高巖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高巖(原名高占國),1954年生于河北省元氏縣高家莊。1974年入伍新疆,自幼酷愛金石書畫,兼擅攝影,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歷。現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人才”中國國畫 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墨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賓禮藝術家、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北省新聞圖片社特約攝影員,石家莊竹石軒書畫院院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賽,并榮獲優秀獎、金獎、一等獎、特等獎、入編多部書畫作品集。
2015年9月作品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嚴格篩選審定,授予“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名家”榮譽稱號。
2015年11月作品經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及文化部評估研究,授予“華人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2018年7月榮獲國家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獎“金獎”,并被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8年9月特授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功勛獎”并授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9年由北京林都書畫研究院、中國藝術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
世界文藝家聯合會共同策劃編輯,為祖國 70 華誕獻禮,入編歲月如歌《中國當代書畫泰斗七大家》大型書畫藝術特刊。
2020年榮獲“國際文藝巔峰成就獎”授予“世界當代十大頂級文藝大師”榮譽稱號,并特邀入編《文藝之巔—世界當代文藝大師典藏》國際大型文藝巨著。
2020年被選入世界藝術福布斯《世界藝壇標榜人物》第一版。
2021年2月經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專家組評審,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審批《高巖畫竹》課題榮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2022年中國藝術發展中心授予“當代藝壇巨匠”。
2022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高巖作品專集《中國權威收藏書籍、中國藝術品軟黃金》。
2022年12月入編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中華非遺傳承人物年鑒》并授予“中華書畫非遺文藝功勛獎”。
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授予“德藝雙馨書畫名家”榮譽稱號。
2023年作品特邀入編中國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美術通史》。中華文化書局出版,近現代書畫名家典藏《大家風范》。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新時代書畫名家典范》。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經典文藝》。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中國藝術年鑒》。
2024年特邀入編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大會堂藏書畫集》。世界文化出版社出版《時代藝術楷模》。
2024年榮獲第八屆全國藝術典范“人民的瑰寶”藝術家。
2024年榮獲中華文脈、千年運河“中國美術終身成就獎”。
文人雅正 竹風雄健——觀高巖畫作有感
高巖先生,當代畫壇公認的寫意大師,其人尤擅于畫竹,技藝之超群,堪稱一絕!數十年來,他深植傳統筆墨沃土,獨以鄭板橋畫竹格局為根基,并在長期寫生中同時廣收千竹百態,旨在通過寫意手法一展竹之風骨。作品格調寧靜清雅,文人雅趣躍然紙上。每一幅墨竹佳作,都可以說是他個人高雅品性的完美詮釋。而所謂的畫竹新境界,想來也是唯有像高巖先生這般“胸有成竹”者方能致之!文人風范,君子胸懷,足可以從其畫中一目了然,觀之實令人由衷欽佩也!
高巖先生多年致力于畫竹,對竹子所承載的情感有著極為深刻的體悟。換言之,在他的筆下,竹子不僅是自然的再現,更是他個人品性與氣節精神的藝術化身。此正如古人畫論所言,是謂畫品即人品。竹子的剛節風骨、堅貞正氣,在高巖先生的身上皆是有跡可循。另外,畫中對詩詞情感的生動賦韻,也同樣是高巖先生寫意取勝的關鍵所在。觀其作品,如同品味一首首意蘊深遠的詩篇,如鄭燮于《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心懷,以及鄭板橋在《新竹》里“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的喻人情志。種種詩詞意境,可謂都常有被高巖先生賦于畫作中!
在技法上,高巖常用近乎于楷書的穩健筆力來繪就竹干,每一筆都是有透露出雄渾與堅韌,實乃力透紙背也!轉而則又是能以行云流水般的線條描繪竹葉,筆筆流暢而不失盈動,使竹葉仿佛如微風拂過一般,輕搖颯響,生機盎然!一幅作品之中,往往僅需幾根勁挺之竹,便就能夠撐起整幅畫面的結構框架和寫意情景。細枝粗干皆愈于常格,既有看似粗獷,實則蘊含濃淡變化的豐富筆觸,也有看似“寡味”,實則獨具高風亮節的精神風貌。筆墨為媒,寫貌物情,大家風范,正當如是!而如此佳作稱為雅俗共賞,亦是名副其實也!
文人雅正,竹風雄健。說到底,高巖先生之所以能在寫意畫竹領域內取得如此成就,還是要得益于他那平淡自然的文人心境,正如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的閑適之心,高巖先生醉心墨竹風骨,立意澄懷之道,既不隨波逐流于世俗,亦不諂媚于時下風氣。他獨與自然竹林相知相守,將滿腔情感與深邃意蘊皆寄托于竹影之間,所以他筆下的寫意畫竹,實則正是他心靈深處那片“竹林”的外化復現。且愿未來能夠有更多像高巖先生這樣的畫家,哪怕只是“聊以自娛耳”,也是必然勝過那些千篇一律、缺乏靈魂的商業畫作。正本清源,讓藝術回歸到最本真的面貌,這才是當今畫家群體所應秉持的精神與使命……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鑒定專家:單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