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商業經典理論,年輕一代煥活里斯定位理論生命力
在商業領域的知識傳承與發展長河中,年輕一代傳承人正逐漸成為閃耀的明星。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藍獅子圖書和跨文化領導力論壇共同主辦的第 27 期承澤論壇及第 84 期跨文化領導力論壇上,以 “戰略管理與領導力如何中西合璧” 為主題的討論中,年輕傳承人的身影和聲音顯得尤為突出。
對于年輕一輩傳承人如何理解經典思想且與如何傳承這一問題,稻盛和夫哲學新一代傳承人曹寓剛用"信、愿、行、證"四個字述說出他與父輩精神血脈的相通與自我超越的差異。曹寓剛表示,我父親曹岫云先生他將稻盛先生的思想引入中國,構建盛和塾,并持續擴大其影響力,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相信稻盛先生所說的"提高心性,拓展經營",并產生向稻盛先生學習的"愿望"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信"和"愿"的問題。而我的使命就是"行"和"證",繼續探索出一套中國企業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更多中國企業有效落實稻盛先生的思想和阿米巴經營,并呈現出稻盛先生所描述的、遠遠超出傳統管理方法的巨大效果。也就是說,要幫助中國企業家進一步解決"行"的問題,然后讓大家看到這些企業的成果,證明稻盛經營學、阿米巴經營的巨大威力,從而更進一步地"信"。
針對阿米巴經營在中國的發展,曹寓剛指出,所謂阿米巴經營,就是"良知經營的科學化表達",就是說,要用科學化的方法,把中國文化中歷來強調的"良知"落實到企業的制度、流程、工具、機制、方法中去,落實到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他提出了判斷真正阿米巴經營的四個標準:以哲學認同為前提;以快速見效為佐證;以持續高效為標準;以哲學落地為核心。他還提出了更為量化的標準:在中國今天的經濟環境下,導入阿米巴經營的企業,在員工收入超過行業平均值的前提下,至少要把稅前利潤做到勞務費的兩倍以上,否則就談不上阿米巴經營。
回溯歷史、眼觀當下。諸多經典思想引入中國后影響盛廣,且在商業界廣泛應用且有顯著成果,稻盛思想和里斯定位理論亦是如此。然而,隨著這些經典理論在商界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從業者投身于學習與實踐中,對理論的闡釋與解讀卻也難免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其間,不乏有真知灼見,但亦不乏望文生義、斷章取義之弊,導致在實踐中誤入歧途,偏離了經典思想的本真之義。
里斯戰略咨詢中國區副總裁羅賢亮,近來與張云一同出版了《占據心智第一》一書。他介紹到,定位理論的精髓散落在20余本著作中,尚未有一本書能夠清晰概括出里斯定位理論的發展脈絡。這也是他重塑大師思想,撰寫新書最核心的因素。羅賢亮作為年輕一代定位理論的傳承人,亦是有哲學專業背景的他表示,定位理論的核心心智與哲學中的認知意識高度契合,不應將消費者僅視為單純的購買者,而應視為擁有意識、道德、生活境遇及個人愛好的完整個體。從這一深刻洞察出發,對消費者的理解將更為立體與豐富。
對于定位理論在中國的發展,羅賢亮認為,定位理論是一個不斷進化的理論。互聯網企業對于傳統營銷理論有很多質疑點,他們更不講究競爭方法只求效率,品牌和心智似乎變得沒有什么意義。他進一步指出,互聯網企業通過效率構建的護城河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終會進入爭奪用戶心智階段,品牌認知也終究會限制它拓展新消費者,企業也終將意識到心智競爭的重要性。
如今,稻盛思想和里斯定位理論等經典商業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和應用,但在實踐中解讀多樣,有正有誤。年輕一代傳承人在傳承中創新,為經典理論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努力解決時代課題,成為商業經典理論傳承與發展的關鍵力量,推動商業實踐朝著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