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 白如海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白如海:1945 年生,陜西人。師從李苦禪大師入室弟子申西嵐先生。系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友好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協新疆分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研究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和名家講堂欄目和央視書畫頻道簽約書畫家,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陜西省美術館畫師;西安中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曾在北京、天津、太原、深圳等地舉辦個展、聯展。作品在人民日報、中國書畫報等報刊登。作品多次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美協主辦的展賽上入展、獲獎;2014 年獲首屆山東國際美術雙年展優秀獎等展項。
白如海先生獨具個性的書法風格,真切切地抒發出雄渾剛毅之情。美術作品“筆墨天趣,色相率真,氣度從容”。在書畫藝壇各得非凡造詣,同源得功。
《咬定青山不放松》《鐵骨凌空》《清氣》,將人文精神轉化為藝術境象粗樸的骨線、疏朗的氣韻、渾厚的筆墨“氣象”,形成既有傳統審美情趣又不失現代視覺感染張力的藝術語言,給我以“內美靜中參”的藝術享受。
而其書法非常個性化的書寫,筆力強勁,厚樸凝重,豪放多姿,遒勁有力,姿態各異,別出新意,線條粗壯,具有舒展豪放的藝術形式,素紙大字,恣意放懷之創作與手法,實為上品佳作。
細看白老先生國畫作品具有構圖飽滿;筆墨凝重、疏密得體、融合自然的藝術風格;運用獨到的創作方法,以形神、意、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示了東方藝術博大精深之內涵。由此可見白如海先生在藝術造詣、藝術修養、創作能力等方面頗具大家風范,不愧為中國當代卓有盛譽的名家之一。
文/范迪安
上法相續功作非凡——記著名書畫家白如海
傳統書畫藝術之技法,非常講究師徒之間的秘宗相傳,是謂“法由師授,功由戶出”之論。由是,書畫要成造詣,師承何門相當重要。當代著名書畫家白如海先生是李苦禪的再傳弟子,其師申西嵐是李苦禪的入室弟子。白如海畫性超人,又有名家授法,所以他的畫法亦是正宗一派,起筆落筆可以把筆墨鋪陳得游刃有余,無論是作花鳥還是寫書法,都有遂心應手可暢志的精氣神。
一件雄鷹回眸圖,非常精妙地體現著李派鷹畫形神兼備的造詣!看來白如海學畫盡得真傳,是一位弘揚師門超能的大手筆!趙子昂有論,書畫同源,寫竹還需八法通!白如海深諳此論,所以他把習成書法功夫,當成骨法用筆地磐石,先行歷練翰墨真諦不遺余力,可以寫得諸書皆成,尤善草書的痛快表達!執筆灑脫,落筆自如,筆墨經由心緒驅動,可以寫得左蹙右盼如驚電,亦如楚漢相攻戰。
不但講究筆法類萬物之象,也關注墨法的鋪陳變化,筆里有墨,墨里有筆,通篇作品以志在出奇無定則為創作靈魂,以古瘦漓驪半無墨為賞心悅目,可以在一劃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亦可以在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果然是須臾掃盡數千張,滿壁縱橫千萬字!因為白先生書法歷練得相當嫻熟,書法可以作出立骨傳神的建樹,所以他作丹青,就有以書入畫的豐富資糧!
落筆如凌空殺紙,起筆可見鸞鳳徘徊,筆筆到位畫風竹,可以對境造意,把竹的生態物象畫得惟妙惟肖,也把竹的文化意象畫得蕭蕭崢嶸!其竹有骨、有肉,所以形態源自然,又經過寫生視覺經驗的提煉,進一步畫出了胸中氣象。枝搖曳,葉婆娑,竹里有風最有動感!不呆不滯,滿滿的君子意象,足足的文化格局!把生態竹與文化竹合為一體,當然可以在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的渲染中,成為當代畫風竹的第一筆!
這就是他法取師門,可以化他法為我創新所用的丹青智慧。師而不拘,自擁一格!凡屬賢能,盡皆如是!白先生畫風竹,擁有了自己的藝術領地!然而他的畫題相當博涉,凡取一物入畫,必是泊滿東方審美的精氣神!善用胭脂水墨畫龍梅,最有盛世當歌的大精神!筆作梅枝是謂龍,彩落點染是謂鳳,龍鳳梅題,既有磅礴之勢,也有飛儀之動!成為盛世中國的代言,掛一件在廳堂,當然大振心顏,統攝人心!這就是他的繪畫作品有專業水準,亦有審美魅力的重要原因!上法相續,功作非凡。白先生取師門上法,經過春秋不輟的磨礪,得法亦為上乘。濃墨重彩寫禪荷,渾厚華滋最悅目!畫里是筆墨色彩相得益彰的技法,畫外則是留得妙荷覺禪風的文化真諦!能畫荷而諳禪者,非匠!是謂筆墨通神的智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