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國際合作中心赴律商風險調研,共探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新進展
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代表一行調研律商聯訊風險信息(以下簡稱“律商風險”)。此次與會人員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毛濤處長、胡華博士,英中貿易協會產業經濟項目經理李瑞興,律商風險董事總經理戴海燕,勵訊集團政府事務總監郭旭,律商風險戰略拓展部負責人王維維,及律商風險產品經理蔡舒。2023年律商風險“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入選“第一批中英現代產業合作示范項目”,此次調研目的是在中英現代產業伙伴關系框架下,進一步探討該示范項目的最新進展,共同探討新能源數據的應用,利用科技賦能保險行業健康發展,激勵消費者安全駕駛新能源車輛,降低交通事故風險,提升道路安全,共同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左三) 毛濤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
(左四) 戴海燕 律商風險董事總經理
(左一)胡華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干部
(左二)英中貿易協會產業經濟項目經理 李瑞興
隨著新能源車技術的快速發展,車險行業正面臨“看不清、看不全、看不準”多重挑戰。首先,屬性特殊性。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核心部件差異大,尤其是新能源車的三電系統(特別是電池信息),使得傳統車險承保經驗難以直接應用。其次,群體差異大。新能源車之間的參數差異,如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不同發展參數,進一步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承保難度。再次,定價局限性。由于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保險公司的歷史承保經驗非常有限,導致定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風險易變化。新能源車駕駛員的特征與燃油車駕駛員有所不同,更偏年輕化,相關駕駛規則和科技技術也有所不同。這可能導致駕駛員在駕駛新能源車時存在風險,進一步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承保難度。
針對行業痛點和挑戰,積極響應行業發展新能源車專屬保險產品的需求,律商風險運用國際先進的數據整合能力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創新地組合車輛共性的靜態數據、新能源車特有的靜態數據、以及新能源車動態數據,借助于專業的分析建模技術,創新性推出了行業特有的“數據+評分”一站式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從“動”和“靜”兩個維度精準量化評估新能源車的賠付風險。
首先,“靜”態信息,即新能源車的物理屬性庫。該庫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等相關的物理屬性,例如電池分布和離地間隙。離地間隙對新能源車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電池碰撞和燃燒事故的風險。同時,律商風險也可提供新能源車的內部系統參數,如續航里程、電池種類等信息。續航里程是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時關注的焦點,也是保險公司評估風險的重要指標。續航里程較短的車輛,其行駛半徑有限,相對風險較低,有助于保險公司識別新能源汽車在車輛之間的風險差異。此外,律商風險還深入分析新能源車的特定技術,如電池種類。通過揭示刀片電池實質上是一種磷酸鐵鋰電池,并比較其與傳統圓柱形電池的風險差異,律商風險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更深入的技術解讀。
對于車險行業而言,律商風險幫助保險公司更清晰地了解所承保新能源車的物理屬性,促進保險公司對新能源車定價持續優化,推動新能源車保險健康發展。
其次,“動”態信息,即“動靜合一”評分系統。律商風險引入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動態信息,在物理屬性庫的基礎上推出了“動靜合一”評分,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新能源車輛風險評估手段。通過“動靜合一”評分,保險公司能夠更準確地了解新能源車輛的風險等級。對于低風險駕駛員,保險公司將給予保費折扣,這樣消費者在保險保障的前提下,還能獲得額外的實惠。同時,保險公司還能識別出高風險駕駛員的風險因素,并通過提示和告知,讓消費者了解需要避免的高風險行為。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消費者提升駕駛安全意識,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還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從整體上激勵消費者更安全地駕駛新能源車輛。
目前,律商風險的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已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與認可。作為跨行業數據賦能的服務商,律商風險始終以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最高標準運營我們的業務,謹慎維護客戶和合作伙伴對我們的信任。律商風險自2017年3月起榮獲ISO 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并于2020年4月榮獲中國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嚴謹的合規流程也確保了客戶和合作方數據的合法合規應用。
律商風險期望促進新能源數據資源繼續公平、合理地向各方開放,并致力于在保證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不斷深化數據應用創新與實踐。憑借專利技術優勢、建模分析能力,以及在數據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律商風險旨在為車險行業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數據分析與智慧決策支持。通過精準應對新能源車險領域的挑戰,律商風險將助力保險公司把握機遇,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助力新能源車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進而推動新能源板塊的繁榮,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