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啟音受邀參加首屆“一帶一路”國際聽力語言大會并作主題分享
2024 年 10 月 25 - 27 日,首屆 “一帶一路” 國際聽力語言大會在北京圓滿舉行。本次大會由北京語言大學和東方啟音共同舉辦,并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以及中華慈善總會等權威單位的大力支持。大會圍繞 “互通、互聯、互融” 的主題展開,吸引了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聽力學、語言病理學、神經科學、人工智能及人文藝術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北京,共襄盛舉。
東方啟音:大會焦點,專業力量的展現
在眾多參會機構中,東方啟音作為國內最早致力于 “自閉癥與言語康復” 的專業機構,備受矚目。
10 月 26 日,在首屆 “一帶一路” 國際聽力語言大會的第四分會場 —— 兒童神經疾病與語言障礙分會場,東方啟音的執行副總裁崔廣利女士和技術中心副總裁 Sally 博士出席會議,并圍繞“言語病理學實踐中使用口肌訓練、肌功能治療和工具”這一主題展開專題分享。此次分享全方位展示了東方啟音在康復服務領域所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前沿理念,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也讓東方啟音在本次大會上成為焦點之一。
1)Sally 博士:口面肌功能治療的深度剖析
澳大利亞言語語言病理學專家、東方啟音技術中心副總裁 Sally 博士帶來了《言語病理學實踐中使用口肌訓練、肌功能治療和工具》的精彩專題演講。在演講中,她深入闡述了口面肌功能治療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現狀,為與會者打開了國際視野下的專業視角。
演講中,Sally 博士闡述了大腦功能發展軌跡。視覺和聽覺在嬰兒出生時達到發展高峰,隨后逐漸減弱。語言功能在出生后持續發展,2 - 3 歲時進入快速發展的高峰期,之后發展速度逐漸放緩。更高的認知功能則是在出生后逐步發展,5 - 6 歲達到快速發展的巔峰,而后增速變緩。這一研究成果,為理解兒童大腦發育和針對性干預提供了重要依據。
Sally 博士表示,神經發育障礙類型繁多,其中包括自閉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與之相關的各類技能,如學習、社交、記憶等技能也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些障礙與技能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特殊需求。
與此同時,Sally 博士在演講中展示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相關內容極具啟發性。通過兩條曲線直觀地呈現出大腦隨經驗改變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降低,而產生這種改變所需的努力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并且有研究表明,改變正在發育的大腦比改變已成熟的大腦更容易。這一發現,為早期干預和康復治療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此外,促進神經可塑性和神經發育的因素也在演講中得到了總結,包括越用越好、用進廢退、針對性、重復、足夠強度、年齡優勢和泛化能力。這些因素的揭示,為制定有效的康復策略提供了科學的方向。
Sally 博士特別強調了口面肌功能治療的四大目標,其中平衡口腔和面部肌肉是重中之重。這一平衡是保障典型口面功能過程實現與維持的關鍵,它對呼吸、吞咽以及語言有著深遠的影響,揭示了口腔和面部肌肉狀態在這些功能中的重要基礎地位。
在臨床實踐方面,Sally 博士指出,如今言語語言病理學家越來越多地采用口面肌功能治療和相關設備。然而,這種治療方案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與其他療法以及專業團隊協同配合,體現了綜合治療的重要性。她還深入分享了澳大利亞醫院和護理機構的現狀,在這些地方,能產生可測量結果的口腔護理方案較為匱乏。特別是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中,言語語言病理學家發現口腔護理不當與潛在誤吸問題緊密相關。值得欣慰的是,使用肌功能設備后,帶來了諸多積極變化,口腔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口腔行為表現更佳,吞咽功能增強,呼吸和語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些積極變化充分彰顯了口面肌功能治療及其相關設備在改善口腔相關功能方面的關鍵價值,為解決口腔問題相關領域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讓聽眾對口面肌功能治療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2)崔廣利女士:口面肌功能治療的臨床應用
東方啟音的執行副總裁崔廣利女士也對口面肌功能治療相關主題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她重點闡述了口面肌功能治療針對不同群體的分類應用,明確指出雖然口面肌功能治療在中國逐漸流行,但并非適用于所有病癥或患者群體。像咀嚼能力弱的腦癱和唐氏綜合征兒童、流口水的腦癱和發育遲緩兒童,以及因口部肌肉嚴重障礙影響發音和構音的患者才是其適用對象,這種精準定位為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
在應用進展方面,崔廣利女士指出東方啟音會結合喂食活動、鍛煉和游戲來強化口面部肌肉,并且和其他專注于語音發音、功能性咀嚼 / 喂食、游戲和互動技能(作為社會認知技能發展組成部分)的治療方法聯合使用,展現了多元化、綜合性治療的理念。
同時,崔老師以口部肌肉運動的 “敲敲琴” 為例,詳細介紹了東方啟音側重于發音前基礎訓練的方法,表面的 “噠噠噠” 聲音背后是對舌尖連續運動的訓練,以此增強舌尖力量與靈活性,確保發音時能有效運用該力量。而且治療師會回應兒童的溝通,發展互動交流。她還強調 OST 并非嚴格按照傳統的結構化治療計劃使用所有工具,而是根據每個兒童的需求、發展和治療進度選擇性使用,這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方法,充分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康復理念。
最后,崔廣利女士總結道,如果健身房或感統訓練室的各種鍛煉對特定人群是有效的,那么專門針對口面部肌肉障礙者設計、用于增強其力量和協調性的口肌訓練也必然有效。不過,對于有特定障礙或口腔運動困難的不同兒童,要從專業角度先確定主要和次要目標,而且臨床實踐應用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支持,展現出她在專業領域嚴謹的科學態度。
東方啟音:榮耀前行,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通過 Sally 博士和崔廣利女士在大會上的精彩分享,再次彰顯了東方啟音在言語康復領域的專業實力。
未來,東方啟音將繼續拓寬國際視野,緊跟行業發展的最新脈絡,積極參與國際交流項目,引進前沿康復理念和方法,并結合國內實際進行本土化推廣,幫助提升兒童康復行業服務水平,為更多孩子和家庭帶來希望,在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成為國際語言康復領域領先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