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養老金融大文章”平安養老保險這么做!
持續踐行“省心、省時、又省錢”服務理念,11月22日,以“踐行三省 養老新程”為主題的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周年媒體交流會在滬舉辦。與會嘉賓圍繞養老金融熱點、趨勢等展開熱烈討論,認為中國養老金融經過20年發展,已逐漸走向成熟,并將在未來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2004年,中國“養老金融”悄然發軔,“企業年金”制度出臺并確定市場化運作模式——這一年也被認為是中國“養老金融元年”。正是在此契機下,平安養老險在上海成立。
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甘為民表示,“養老金融”的核心內涵是養老儲備管理的市場化、產業化。公司因企業年金制度而建立,20年持續聚焦養老金融產業化運作,并且始終敢為人先,充當行業“拓荒者”角色,伴隨著養老金融產業從誕生走向成熟。數十年來,中國“養老金融”經歷了從單純的社會事業視角,到事業、產業視角并重;從單一支柱,到三個支柱梯度發展,初步建立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政策框架體系。截至2023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受托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達2.23萬億元,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規模合計5.75萬億元;個人養老金產品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正逐步落地。相應地,平安養老險也在積極推動養老金融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從發展企業年金和團體保險兩大主營業務,到布局一二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如今已進入到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第三階段。此次交流會上,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教授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兩方面,分析了我國養老金融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表示,我國老齡化、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口結構變遷加劇了養老負擔,提升了養老金融需求。目前國家正在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體系,為養老金融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通過提升長期養老資金投資收益率,積極發揮在第三支柱中重要作用,探索“保險+養老+康養服務”,平安養老險將在養老金體系結構性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除了為客戶打造“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體驗,平安養老險表示將不斷傳遞金融溫度,持續回饋社會,深入廣大的基層農村,從生活、健康、娛樂等多方面去破解養老難點,助力更多老人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