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心理健康需重視!倍智發布《2024年度中國船員心理健康報告》
在過去二十年里,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競爭推動了航運業的迅猛發展。根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注冊船員總數已達到198萬。船員作為航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貨物運輸和國際物流的關鍵任務。
然而,根據國際海事組織對海上安全事故的統計與分析,超過80%的事故是由人為因素引起。這些人為因素大多源自不佳的心理素質和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由于職業特性及其單調的工作環境等因素,船員相較于其他職業更容易遭受孤獨、抑郁、偏執和情緒波動等心理問題的影響。根據耶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發現,患有抑郁癥的船員達25%,其中患有焦慮癥的約有17%,而曾經想過自殺或自殘的有近20%。
船員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影響航海安全的潛在隱患,他們的心理狀態不僅直接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還關乎企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鑒于此,及時識別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對于保障船員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這樣做不僅能提升整個航運行業的水平,還能實現船舶、船員和經營者的互利共贏,從而保障組織的穩健和可持續發展。
倍智人才研究院基于對航運企業心理測評數據的分析,正式發布《2024年度中國船員心理健康報告》。該報告不僅揭示了船員心理健康的狀態和特征,還結合多年行業服務經驗,提出了針對船員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和疏導措施,旨在幫助企業更有效地保障船員的身心健康,進而提升航運業的發展水平。
一、船員心理健康關鍵發現
1.1 較少存在極端心態的船員,但多數船員存在亞健康的潛在隱患,心理動能不足
大多數船員的心理狀態處于亞健康水平,比較缺乏對未來的期待感,較少展現出積極上進的一面,更多心理動能不足。在這種狀態下,他們通常能夠應對日常的工作和一定程度的挑戰,但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事件時,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彈性和韌性來調整心態,在極端突發事件的情況下,他們容易感到無所適從或難以應對,使得他們在遇到重大壓力時需要借助外界的支持和干預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和壓力,繼續維持平時的狀態。
1.2 船員典型的負面心理模式——陷入“對細節過度執著-對未來缺乏希望”循環
船員在封閉環境和單調工作的情況下,容易發展出強迫性行為,這往往導致惡性心理循環的加劇。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對細節的嚴格要求促使船員關注細節,避免錯誤。雖然反復檢查能夠暫時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但長期下來形成了一種常規的依賴,并逐漸演變為強迫行為。這種行為導致他們在工作中過度關注細節,無法從更宏觀和長遠的視角考慮職業發展或個人成長,從而逐漸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感,這是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并進一步惡化強迫癥狀。
1.3 因心理異常發生極端事件概率較小,但積極心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應對風險
目前,船員整體積極心理狀態較弱,缺乏足夠的心理能量去有效應對可能的極端事件。為此,提供有針對性的積極心理促進和發展指導成為關鍵。通過這種心理能量的補充,幫助船員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通過有針對性地對積極心理因素進行“充電”,能夠幫助船員更好應對消極心態,同時提高船員的心理韌性和準備度,形成更穩定和健康的心理基礎,也為整個船員團隊帶來更安全和積極的工作氛圍。
二、船員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2.1 船員心理健康檢出率正常,但各維度存在亞健康的人數占比平均超過70%
4.9%的船員存在心理風險,他們要么積極心理不足,要么消極心理過高。另有0.4%的船員心理健康情況為異常,他們積極心理不足,同時消極心理過高。
倍智常模顯示,心理健康情況“異常”的檢出率約為2%,“有風險”的檢出率約為8%,船員的心理風險及異常檢出率在正常范圍內。
多數船員處于“良好/一般”的亞健康狀態,表現為沒有極端消極的念頭,但也沒有太多積極樂觀的想法。船員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節,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當偶爾出現煩躁、郁悶時,也能有意識地進行調整和控制。通過適當且及時的自我調節或尋求外界幫助,從而恢復到一般狀態,但較難保持持續的精神愉悅與明顯的積極的狀態,僅僅能達到維持平和與應對日常。在面對重大困難和挑戰時,缺乏足夠的心理動能和彈性進行調節。
在積極心理各維度中,希望不足的船員占比最大,為22%,他們可能對自己和未來缺乏期待感,內驅力不足;在消極心理各維度中,強迫高風險的船員占比最大,為15%,他們傾向于產生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想法和行為,如擔心自己粗心帶來災難性后果,盡管知道已檢查到位,但仍會反復檢查以避免疏漏。
2.2 船員心理健康負面循環及成因:高強迫性行為導致低希望感與強迫行為增強
船員在心理健康狀態上,整體呈現出“高強迫-低希望”的特征。強迫性行為迫使船員專注于細節,過于聚焦于眼前和細節導致他們容易忽視未來,缺乏對未來的期待,增強了“低希望”;同時,他們以反復檢查緩解擔心出錯的焦慮,反復的行為又提升了“高強迫”的風險。
由于船員職業的特點,他們承受著許多陸上人無法理解的心理壓力,如惡劣的氣候、封閉的環境、緊張的工作、信息的閉塞、情感寂寞、伙食單調、生物鐘紊亂、社會支持匱乏、人際交往的局限性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遠洋船員的心理健康,通過多個維度的測評,也有利于在多個層面評估船員的心理健康狀況。
2.3 極端消極船員較少,但存在多項積極心理因素不足的情況,積極心理有待提升
有多項消極心理因素同時為高風險的船員較少,6項消極心理因素均為“高風險”的船員占比低于1%,但同時有多項積極心理因素不足的船員約為40%,說明船員整體較少存在比較極端的消極心理風險,但他們在積極心理因素的提升上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通過針對性的積極心理因素提升,補充心理動能,讓他們有更多的積極心理去調節和消化消極心理,進一步減少由于極端消極心理狀態可能導致的不良事件的風險。
三、船員心理健康應對建議
關注船員心理健康不應僅限于識別和排除消極心理因素的影響(如強迫、抑郁、偏執等),還需加強對積極心理因素的重視(如希望、樂觀、堅韌等)。
如果只關注消極心理因素,雖然從表面來看,船員的心理健康狀態可能顯示極端風險的概率較小,沒有重大問題和較為明顯的極端事件風險。然而,積極心理因素的缺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長期缺乏希望、樂觀和堅韌等積極心理因素,船員就無法積累足夠的心理韌性和動能來持續面對單調和封閉的工作環境,這種缺乏可能削弱他們在長期壓力下的適應能力,最終可能導致士氣低落,甚至誘發潛在的心理危機。
針對當前船員普遍存在的心理亞健康狀況,建議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檢查,以便及時掌握處于不同職業階段的船員的心理狀態。此舉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支持。
倍智結合多年行業服務經驗,總結出了為船員群體提供心理體檢的兩種典型服務模式。
并針對船員普遍存在的“高強迫-低希望”心理健康狀況,給出相應改善措施。
應對高強迫風險:
(1) 培養靈活的思維方式:認知行為訓練,情境分析與決策訓練
(2) 緩解強迫行為:心理健康輔導,放松訓練
(3) 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職場支持系統,輪崗與休假機制
(4) 提高自我效能感:技能發展與培訓
應對希望不足:
(1) 積極心理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設定,職業發展指導
(2) 增強社會支持:家庭聯系,同伴支持
(3) 心理韌性提升:應對策略訓練
倍智SAFE心理體檢解決方案基于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開發,理論基礎權威成熟,測評工具科學先進,以積極心理與消極心理作為心理健康診斷的兩個獨立因素,將人群細分成非常健康、基本健康、待關注、亟待關注四種狀態,從而預測四種不同人群類型的心理健康功能及其發展趨勢。
倍智配套成熟的心理風險防控服務流程,打通精準測評、洞察分析、活動運營、危機防控全流程,并通過全員篩查、二次評估、分類跟進的一體化專業服務,一站式解決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狀態評估及干預需求。
重點關注人群由專業咨詢師進行二次評估回訪,高效跟進風險個案,及時進行干預、引導、歸檔、分類。通過心理援助和關懷,有效預防或避免危機事件發生,護航組織穩健可持續發展。
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確保能夠以“組織健康發展”和“員工身心健康”的狀態運行。盡可能地從源頭上解決潛在的心理風險問題,讓處于困境中的人士感受到來自組織的關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