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海洋科技CEO鄧中華央視訪談:揭秘海洋科技背后的故事
一米八海洋科技創始合伙人/CEO 鄧中華做客央視演播大廳,與主持人朱迅進行深度對話。兩位在各自領域不斷突破的優秀女性在《品質中國》節目現場不但探討了中國海洋科技及水產養殖業的前沿發展,還從職業轉型到家庭理解等多個角度探討了創業的精神內核:已不是生活的必須,但是是內心的渴望。
Q1朱迅:我覺得這個名字好有趣 一米八這個名字是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
鄧中華: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到一米八,不止是身高,也可以是智力發育。這是我們的一份美好愿望,也是創立這家公司的初心。一米八是心中的一種高度、對品質的一種追求。
Q2朱迅: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的業務范圍好嗎?通過科技創新給廣大的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海鮮產品?
鄧中華 :一米八海洋科技是一家以產品驅動的新農業品牌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
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周都需要攝入適量水產品,而國人餐桌上的水產品相對匱乏,于是我們將目光投向海洋,探索深海蛋白。
我們想要帶給消費者的高品質海洋產品具備四大特性:“基因好” 選擇可改良的優良本土品種,“住得好”選擇適宜的養殖環境,以及“養得好” 遵循合理的養殖密度和周期。但我們還強調“買得好”,確保消費者買到家的也依舊新鮮美味。
Q3朱迅:你們為何決定將主要精力投入海洋,以及選擇了哪些產品帶給消費者?
鄧中華 :創業初期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考察,我們意識到中國成功運用全球7%的耕地養育了22%人口,非常不容易。然而地球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于是我們決定向海洋進軍,尋找未來的可持續之路。
通過對全國乃至全球海域的考察后,我們選定了兩種具有本土基因的海洋產品貽貝和大黃魚作為起點。
Q4朱迅: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個好”,還有“四個化”是嗎?具體是指哪些方面?
鄧中華:四化指的是工業化、智能化、標準化和品牌化。
工業化強調生產基建的優化,來適應深遠海惡劣環境下的養殖需求;智能化則通過智能系統減少某些環節的人工投入,并能實時監測生長和生產狀態。以上兩點都希望能為農業從業者提供更安全、更好的工作環境。標準化則是確保產品質量一致性的關鍵,建立明確的產品規格、尺寸和營養含量標準;品牌化是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讓消費者閉著眼睛也能放心購買。
Q5朱迅:一米八在哪些方面做了努力,讓消費者對新面世的品牌產生信任?
鄧中華:首先還是專注產品質量與健康的雙重標準。我們每三個月會發布一次品控報告,對產品的營養價值、質量安全和大家關注的海域污染情況進行監控。
此外,董事長胡曉明先生還親自出任品控官,用自己的聲譽為品牌的信譽擔保。在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努力增強消費者信心,讓消費者感到安心和放心。
Q6朱迅:您一開始做大數據的,選擇農業其實跨度好大。面對農業領域的長周期高風險及重資產的特性,為什么還是毅然投入?
鄧中華: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風險,我還是想給農業加上另外兩個更有希望的關鍵詞:高回報,因為高品質。我覺得農業應該往這個方向發展。
另外,面對這些風險,我們也有信心應對。一是要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提供好吃又健康的食物;二是在生產上破局,引入科技和創新手段吸引年輕一代參與生產,打破行業的年齡結構天花板,而且還要和這個時代,跟國家的政策緊密地契合,使產業更加可持續。
Q7朱迅:在離岸這么遠的地方落地產業,會遇到不少挑戰吧?
鄧中華:我們特別幸運,選擇在舟山嵊泗列島做貽貝,在溫州南麂列島做大黃魚。
兩地因其地理位置優越和生態資源豐富而被我們發現。地方政府毫不吝惜幫助,他們幫我們找海域養殖,找地建工廠,幫我們跟當地的漁民接洽,跟本地企業建立關聯。用大家更能接受的方式解釋我們對養殖和加工的探索,是為了把規避風險的模式走出來,而不是在跟百姓搶生意。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會非常難以落地。
Q8朱迅:未來一米八團隊在農業行業的規劃是什么?
鄧中華:未來一米八一定要長期深耕漁業,并專注于產品的深度研發和推廣。不是一年做幾百個品,我想20年只做18個產品,5年只推出5款產品,將精力集中在實現和堅持基因好、住得好、養得好、買得好上。
再者,我想聯動一、二、三產業的協同,攜手科研院所進行優良品種培育工作,同時與加工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高全產業鏈的經濟收益。此外,還將積極招募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加入農業行業,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形成更強大的人才支撐體系。
Q9朱迅:對于一米八品牌的長遠愿景有哪些?
鄧中華:我們的兩個主要愿景,一是成為消費者信賴的中國農業品牌,二是鼓勵并推動更多年輕人和跨專業背景的人才進入農業領域,成為創變農業的先驅力量。
更長遠的來說,我們希望通過發展本土化但具有全球潛力的產品,比如大黃魚,讓它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從而助力農業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