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城”兩輪微公交,公共出行新“騎跡” ——城市慢行系統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隆重召開
近年來,兩輪微公交正以高速發展的態勢,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為積極響應國家“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及“雙碳”政策的號召,各地政府紛紛加大投入,全力推動充電設施的廣泛建設與綠色交通網絡的持續優化,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兩輪微公交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兩輪微公交遍地開花,技術創新與運營模式雙輪驅動高質量出行
在去年于臨安舉辦的城市兩輪公共交通行業發展研討會上,“兩輪微公交”這一前瞻性概念被首次提出,該模式以政府授權為背景,由國有企業主導投資與運營,核心在于通過公共自行車與公共電單車的有機結合,統一規劃停車站點,并巧妙依托公交、地鐵站點及原有公共自行車站點布局,實現了與城市大型公共交通體系的無縫對接,彰顯了其獨特的“公交”屬性。
兩輪微公交概念提出之后,越來越多的城市引入兩輪微公交,并且都實現了良好的落地應用。海寧、連云港等地率先采用了“公共自行車+公共電單車”融合的服務模式,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高效、便捷的城市兩輪公共出行方式。武義也在今年推出了公共電單車服務市民,打造了專屬自己城市特色的兩輪微公交服務模式。三門用公共電單車的盈利來填補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支出,形成“以車養車”的良性循環,有效解決了公共自行車運維資金短缺的問題。銀川和南昌通過“城市公交+兩輪微公交”數字化出行配套建設與一體化運營,顯著提升了公交接駁效率,為城市居民帶來了更加順暢、智能的出行體驗。
技術創新是推動兩輪微公交快速發展的核心動力。在11月29日于海寧召開的城市慢行系統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杭州金通科技發布的全新公共電單車和公共電助力車備受矚目。其中,電助力車結合了傳統騎行方式與電動助力,使騎行過程更加輕松愉悅。而新國標電單車更是支持無線充電功能,通過腳撐與地面充電端的接觸,實現車輛閑時充電,保持電池高電量水平,有效降低了運營維護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這些創新技術從多個維度提升了兩輪微公交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效率。
除了技術創新外,運營模式的完善也是兩輪微公交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以海寧市為例,該市出臺了兩輪微公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標準,對車輛的采購、運營、維護、報廢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管理,這一標準的出臺,不僅提高了車輛的利用率和運營效率,也保障了用戶的權益和安全。在車輛采購環節,嚴格的質量標準確保了投入運營的車輛質量安全可靠;在投放環節,根據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因素進行科學布局,讓車輛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的需求。這種全生命周期的標準化運營模式,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加穩定、優質的服務,也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輪微公交助力城市交通減排,推動多元化發展
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兩輪微公交的發展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更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輪微公交因其低碳環保、靈活高效的特性,在推動城市交通綠色轉型、提升城市出行品質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一綠色出行方式的興起,不僅有助于顯著降低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從而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還可以通過碳普惠機制的建立,將兩輪出行的減排量精確量化、記錄并認證,使得兩輪出行的環保貢獻轉化為寶貴的碳資產,進一步造福于社會。
兩輪微公交的蓬勃發展,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的出行新選擇,更彰顯了城市慢行交通日益多元化的趨勢。在很多城市,兩輪微公交不僅與公交、地鐵等大型公共交通系統實現了無縫接駁,極大地提升了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通達性,還致力于打造城鄉互聯、進小區、進企業的深度惠民網絡布局,這一舉措切實解決了城鄉居民出行難的問題,覆蓋更多的人群和區域,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兩輪微公交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的新生力量,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運營模式完善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將為城市交通的綠色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