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贏,筑醫臺CHD推動醫院基礎設施產業共生發展!
2017年,國家相關會議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相關部門于2021年6月4日發布《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表明中國公立醫院發展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發展著力點是提升質量和效率。
醫院基礎設施領域服務于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為適應醫院發展趨勢,企業也需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醫院基礎設施領域頭部平臺——筑醫臺,成立于2015年,以“為中國建設更好的醫院”為使命,一直在醫院工程建設、裝備配置、智慧醫院、運營管理和學科發展五大專業方向,以更高視野、更低成本、更優質服務的理念,以多年行業積累的政、產、學、研、用優質資源跨界組合,為客戶提供醫院建設行業資源與智慧服務。
作為行業平臺,筑醫臺一直通過鏈接多方資源服務醫院和行業企業。
為順應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同時推動企業創新技術驅動發展、打造新質生產力滿足需求,筑醫臺優先部署了醫院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共生體:筑醫臺CHD。
一、什么是產業共生體?
丹麥卡倫堡公司出版的《產業共生》一書中對其的定義:“產業共生是指通過不同企業間的合作,通過這種合作,共同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獲利能力,同時,通過這種共識實現對資源的節約和環境保護。”
筑醫臺CHD的目標是推動先進技術在醫療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
筑醫臺CHD第一個園區落地在長三角腹地安徽滁州,建造了一個占地22萬平方米的醫療產業基地,以三環的建筑規劃體系,通過載體聚合醫院建設發展所需要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協同園區企業共同為醫院提供整體服務。
二、三環體系規劃
醫院信息服務-場景方案-工廠考察一站式服務
一環定位學術交流
滿足醫院規劃設計、材料考察、智慧需求。通過深度鏈接政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建立高校聯合研究中心、專家工作室等組織機構,持續開展知識與智慧服務、行業發展和產業研究、學術交流業務,滿足醫院高質量轉型發展需求。
二環定位展示研發
滿足醫院方案集成、方案評估、科技增效等需求。通過協同伙伴企業,圍繞醫院發展的空間、學科中心、診療與醫技、智慧化、保障服務、創新技術應用等場景需求,打造醫院建筑裝備化和空間場景化中心,提供個性化采購方案和經濟可行性分析。
三環定位裝配生產
滿足醫院工廠參觀、科研創新、成果轉化需求。通過“前店后廠”式,集高效生產緊密協作與科技創新于一體,以伙伴企業生產制造的擴產與升級需求為核心,促進技術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與應用,滿足醫院客戶對生產工藝的考察需求。
三、協同行業的力量,打造全院建設解決方案
CHD園區協同行業伙伴企業,為醫院用戶提供頂層規劃、建筑設計、施工材料、創新應用、全院定制、科研成果轉化等全院建設和發展解決方案。
01 頂層規劃層:中國醫建整合聯盟、專家工作室
由雙院士領銜的中國醫建聯盟和專家工作室為醫院提供項目前期策劃、醫院設備配置與管理、項目規劃設計、醫院專項工程建設、醫院項目實施管理、醫院項目竣工、試運行醫院運營管理等咨詢和信息服務。
02 建筑設計層:醫院建筑設計博物館
邀請全國優秀醫療設計院(所)推選出當前更具競爭力、更能代表團隊設計水平、更符合醫院建筑發展需求的醫院建筑方案,通過分區域集中展示全球優秀醫院建筑沙盤,通過展示中心的展示和推介,通過融媒體對主創團隊的理念和作品設計方案的報道,促進醫院建設項目與伙伴企業、投資方、設計方與建設方等多方之間的合作。
03 施工材料層:醫院專用材料部品及藝術品中心
面向全行業邀請醫院建筑中墻、頂、地、照明、衛浴潔具、幕墻等各類別品牌企業入駐,聯合前沿行業專家、建筑設計院、醫療機構、工程企業、檢測平臺等機構共建行業生態,為醫院建設提供一站式專用材料解決方案。通過集中展示各種建筑材料和物料,醫院方可以更加便捷地找到所需的產品,從而提高采購效率。
04 創新應用層:醫療機器人應用推選中心
主要圍繞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四大類服務功能為醫院推選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符合醫院實際需求的產品,未來定位醫用機器人產品應用推廣和服務平臺,服務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使用需求,助力醫院學科發展;圍繞不同領域產品,成立“機器人醫院應用專家委員會”,共同規劃在全國開展的系統活動。
05 全院定制層:全場景解決方案
本著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則,為醫院用戶從空間集成、學科中心建設、診療與醫技場景、后勤和智慧化到供應和管理場景、品質和服務場景,提供以物聯網技術和裝配式技術為基礎,集建筑、裝備、信息于一體化的醫院空間全場景解決方案服務,全方位滿足醫院個性化需求,實現共計各類醫院建設需求的定制。
06 科研成果轉化層:高校聯合研究中心、醫谷研究院
聯合高校研究中心進行行業趨勢研究、人才培養與交流、標準制定與認證、政策研究與咨詢、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推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發展,為高校及其合作伙伴帶來獲益。
醫谷(滁州)航空醫療研究院(簡稱“醫谷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便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領域管理及臨床精英專利轉化及創新、創業平臺。提供高效率科研轉化服務,匯聚高校、臨床、企業等多方智慧,從靈感火花到樣品落地,將想法變成產品。
四、筑醫臺資源加碼,與伙伴企業共生
筑醫臺是一家中國醫院基礎設施領域的O2O創新生態平臺,過去十年,一直專注于提供信息服務,鏈接企業和醫院。
筑醫臺創始人李寶山,擔任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院建筑與裝備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醫學裝備》雜志社常務副社長,他創辦了醫建行業國內乃至全球規模較大的會議——全國醫院建設大會(CHCC)。經過多年的探索與沉淀,筑醫臺的讀者達92萬,幾乎涵蓋了中國現代化醫院建設的主要的用戶群體。此外,筑醫臺每年舉辦100多場的學術交流活動,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行業專家數據庫有3800多位,深度合作企業伙伴4500多家,合作組織包含高校、衛生主管、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400多家。通過CHD園區,筑醫臺將把這些資源深化凝裂挖掘,深度聚合模式落地,憑借多年的資源和平臺優勢,每年為園區引入200名醫院采購決策人,為企業提升影響力,構建后端的研發支持、服務體系,促進企業間鏈接整合。通過CHD園區,筑醫臺與企業,從之前的聯合走向共生。此處“共生”有三層意義——
01 園區企業與筑醫臺共生
伙伴企業不受益筑醫臺不受益,多種合作模式雙方協商。
02 園區企業間共生
限定伙伴企業主營業務不競爭,解決方案產品互為補充聯合構成生態型、一體化解決方案體系。
03 園區企業與周邊機構共生
筑醫臺計劃引入行業部委、醫療機構、設計機構科研機構多方優質資源,聯合伙伴企業建設國家級研究中心、課題辦公室等平臺以責任共擔為基礎的合作,逐步形成“主管部門+醫院+高校+龍頭企業”多元資源共助行業演進升級的發展格局。圍繞產業共生體的表現形式,筑醫臺協同艾隆科技,持續把能力做深做新做扎實,逐步形成產學研用多方鏈接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型的產業模式。
據悉,目前CHD園區已經入駐了多家醫院基礎設施領域的頭部企業,包含艾隆、艾信、戴納、格力、白象、環亞、擎朗等,覆蓋了醫院藥房、病房、手術室、實驗室、物流、消供、家具、水系統等解決方案。園區還在招募ICU、診室、內鏡、靜配、病理、膳食、后勤物資等解決方案,計劃引入100家主業不競爭的伙伴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