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酒店(中國區)廢舊布草循環再制項目獲2024中國飯店業ESG創新大賽金獎
近日,2024中國飯店業ESG創新大賽結果公布,錦江酒店(中國區)“廢舊布草循環再制項目”成為實踐案例賽道的唯一“金獎”,以表彰其在推動跨行業協同綠色轉型方面的杰出貢獻,和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不懈努力。
本次ESG創新大賽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影響力工場上海創新中心(Impact Hub Shanghai)協辦,重點聚焦“健康客房”和“反對浪費”兩大行業關注議題,旨在遴選出能夠滿足酒店行業可持續發展、觸達酒店核心運營需求的ESG實踐案例和ESG創新解決方案,并進一步推動方案的落地實踐。
錦江酒店(中國區)的“廢舊布草循環再制項目”通過循環經濟模式,將酒店廢舊布草進行資源化利用,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目標,引領綠色生活方式,探索建立可長期應用的循環模式機制。
從倡議到實踐,再到規模化推廣的“綠色之旅”
早在2022年,為落實“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錦江酒店(中國區)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共同發起了“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利用倡議”。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該項目不僅完成了廢舊布草循環再造研究路徑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還建立了覆蓋跨產業多方的“回收—再生—兌換—報告”鏈路閉環,形成了酒店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從搖籃到搖籃”的基礎性研究,并發布了《酒店廢舊布草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研究》報告。
目前,錦江酒店(中國區)通過在錦江之星、白玉蘭等品牌的多家門店開展布草回收深化試點,共計回收酒店廢舊布草4619.3kg,按照材質分類后,分別進行了物理法和化學法的循環再利用。通過對其各環境流程數據的搜集和整理,顯示該項目共節能215000 MJ,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200 kg當量,減少光化學臭氧影響11.3kg C2H4當量,減少酸化影響490 kg SO2當量,減少富營養化影響177kg PO43-當量。這些環境效益成果為進一步開展產業化推廣提供了數據支撐。
自此,“綠色之旅”開始了規模化推廣。今年7月,錦江酒店(中國區)發起了以“循環驅動 共塑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創新與實踐論壇,通過與合作方共同搭建布草回收小程序“循環布落”,在旗下超萬家酒店正式大規模啟動廢舊布草回收,并在全行業推廣。
三大核心亮點,有效推動行業綠色轉型
錦江酒店(中國區)“廢舊布草循環再制項目”以深刻的商業洞察、嚴謹科學的循環經濟鏈路閉環以及促進跨行業合作,對行業的全面賦能,展現了其在推動酒店業綠色轉型中的不凡價值。
據錦江酒店(中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的首要亮點是立足商業邏輯:酒店業向來是紡織品的消費大戶,需要用到大量的毛巾、浴袍、床單、被單等布草,且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換新。每年有大批量廢舊的布草需要處理,量大且標準化程度高,具有規模化的推進潛能,不僅可以助益酒店減廢增收,還可為社會創造可觀的經濟及環境效益,市場潛力巨大。
據悉,全國的酒店住宿業,一年產生的廢舊布草約有9.9萬噸。如果按照項目試驗路徑進行資源化回收,酒店實現減碳的當量大約是布草的1/10,減碳量不算很大。但如果廢舊布草全部再生成為紗線,對原生紗線形成替代,那么將產生5倍于布草總重的減碳當量,其減碳效益不言而喻。
錦江酒店(中國區)曾做過調查,發現少部分酒店的廢舊布草利用,是改成抹布類的清潔用品;大部分酒店會把廢舊布草賣給低值回收商,甚至干脆扔掉。基于此,錦江酒店(中國區)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來確定廢舊布草的回收價格,且利用回收再制衍生了更多高價值綠色產品,不僅重新定義了報廢布草的經濟價值,而且有效激發了酒店業主參與綠色循環經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酒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廢舊布草再制品
第二大亮點在于其科學嚴謹性,從廢舊布草收集、處理、再制到最終作為綠色產品重新應用于酒店,其通過系列科學實踐成功實現循環經濟鏈路閉環。項目合作工信部五所,對廢舊布草循環利用的碳排放進行了精確量化,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項目還充分利用小程序平臺的數據沉淀功能,實現了數據管理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該項目的最大亮點在于跨行業的產學研合作,以及商業模式的變革。錦江酒店(中國區)積極搭建跨行業交流平臺,匯聚了酒店、再制廠商、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廢舊布草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與新模式。這種深度的跨界合作不僅加速了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步伐,而且為項目的持續發展與規模化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真正為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發揮積極作用。
據透露,未來,錦江酒店(中國區)計劃通過數字平臺的優化迭代,進一步促進循環鏈路的暢通,對內實現規模化的高效廢舊布草收集,并建立制度標準以規范管理;對外則借由多方合作力量,共同探索實現市場化定價,搭建能長期運行的商業模式,合力推動上下游產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