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實現道路風險預警,卓視智通獲多項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獎
12月9日,2024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獎勵大會隆重舉行,卓視智通公司牽頭項目《“空天地”一體化道路多模態AI感知監測與預警技術及應用》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參與項目《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統供需平衡計算與一體化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卓視智通公司是大會現場屈指可數的民營企業牽頭單位,凸顯了卓視智通在智能交通領域不俗的科研創新實力的同時,也為我國眾多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及產學研合作之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是面向全國公路交通行業的權威科技獎項。作為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旨在獎勵在公路交通科學技術進步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調動公路交通行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它的設立,有力的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促進公路交通科學事業的發展。
由卓視智通公司牽頭,北京郵電大學、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北京東方至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工業大學、南京交控積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空天地”一體化道路多模態AI感知監測與預警技術及應用》斬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是獲獎榜單中少有的民營企業牽頭獲獎項目,其含金量可見一斑。
《“空天地”一體化道路多模態AI感知監測與預警技術及應用》針對道路設施和交通運行場景監測與預警的實際需求,基于道路設施監測數據和交通運行動態感知數據的綜合運用,重點圍繞InSAR、北斗衛星定位與雙光譜相機、AI多模態大模型等技術間的充分結合,對交通事故、拋灑物品、道路結冰、高溫火災、氣象團霧、邊坡風險進行排查、動態監測和實時告警;通過道路評估體系對即將發生的塌方、滑坡等事故智能分析預警,對已經發生的事故智能識別確認并報警,還可自動聯動部署在上游路段的道路路側主動安全預警一體機,提醒車輛提前采取規避措施,有效降低事故風險并遏制終端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級別。
空天地一體化道路監測及預警技術包括全天候、全態勢、全要素的感知應用。全天候包括設計研發了一款多光譜雷視設備,結合獨創的融合算法及跨模態算法模型,解決了夜間場景、惡劣天氣場景、災害小樣本場景下的感知技術難題;全態勢包括提出了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監測層面的融合方式:宏觀監測,通過衛星搭載的InSAR系統,對收集的雷達數據進行預處理,包括相位解纏、地形校正等,然后采用時序技術分析、識別形變趨勢;中觀層面,針對高風險重點區域,架設角反射器及利用北斗監測設備定期對目標區域進行采樣,精確測量地表微小形變;微觀層面,基于路側多光譜雷視設備,實時對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進行檢測,全天候捕捉道路表面、邊坡表面及近地表狀況,可見光相機捕捉細節特征,紅外熱成像相機監測夜間變化,并對交通異常事件實時監測報警。將InSAR形變數據、北斗定位數據、雙光譜AI識別結果在專家知識庫大模型中進行綜合分析,建立道路安全評估模型。根據綜合分析結果,評估道路的安全等級,預測可能的滑坡、崩塌等災害風險。當系統感知監測到事故時,通過路側主動安全預警一體機,向過往車輛,以聲光告警形式呈現預警信息,并通過無線網絡向相關管理部門發送預警信息,可通過路側設備對通過的交通流實時分析,為重大事故事件損失評估提供詳細數據支撐。
卓視智通公司參與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統供需平衡計算與一體化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在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凝結了東南大學、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卓視智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德軟件有限公司等參與單位的最新研究成果,攻克了城市供需平衡計算效率低、大規模綜合交通系統宏微觀一體化仿真實現難、供需平衡調控效果弱等難題,研發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宏微觀一體化仿真軟件與系統平臺,首次實現了貫通規劃、設計、管控等多部門的全鏈條一體化仿真,為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工具,更推廣運用于“雄安新區綠色智能交通建設運營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長三角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網絡分析與仿真平臺”等重點項目。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和第一動力,也是開拓海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卓視智通將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及產學研合作,積極做好成果轉化,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