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服務實現“雙碳”目標 全域化全場景一站式智慧化生態服務平臺
12月25日,3060零碳產業基地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面向社會廣泛征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雙碳”全領域專家和多行業零碳應用場景。
圖為發布會現場
該基地是服務國家碳中和碳達峰落地實施的全域化全場景一站式生態服務平臺,由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京東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三零六零碳科技集團五家單位共同打造,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協同構建“雙碳”產業生態。零碳產業基地聚焦零碳綜合能源服務,為全行業、多場景高碳排放用能單位的能源轉型和碳排放雙控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有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楊書兵,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長牛昌文,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環境能源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晏瑋,《智慧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趙嫣艷,京東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區域中心總經理趙智勇,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天津分院副院長孟偉,天津理工大學海洋能源與智能建設研究院院長高喜峰,3060零碳產業基地主任劉宣,會議由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助理張挺主持。
圖為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楊書兵致辭
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楊書兵先生在致辭中表示,2025年是我國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的關鍵之年,需要以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統籌考慮“雙碳”各項工作。3060零碳產業基地以“融合發展”為特征的機制體制創新,和以市場化導向為路徑的綠色低碳產業積聚,為我國“雙碳”產業鏈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圖為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致辭
圖為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助理張挺主持會議
作為支持單位,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充分發揮所屬環境能源研究所在政策咨詢、產業規劃、智庫支持、企業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助力3060零碳產業基地的產業融合發展。徐東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跨行業、跨專業、跨領域合作既是一種商業模式創新,也是一種組織形態創新,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和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獨特視角的解題思路。
圖為3060零碳產業基地主任劉宣發言
圖為京東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區域中心總經理趙智勇發言
此前,基地合作各方已通過聯合為不同地區的高校、化工、制藥等高能耗用能單位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進行跨體制間的融合發展實踐。各方在商務對接、數據采集、技術應用、方案分析、可研報告、項目投資等各環節形成緊密協作,提高了項目落地的技術含量、效率和水平。
此次對于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全領域智庫專家的全面征集,是面向市場的個性化用能與節能需求,解決高碳排放企業在能源使用、能源管理過程中面臨的技術、管理等匱乏問題。
圖為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天津分院副院長孟偉發言
建立在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環境能源研究所的“雙碳”智庫,除了邀請能源與“雙碳”領域的院士、專家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學者外,還將吸納一線技術或管理人員。“實戰派”技術專家和具有“雙碳”戰略思維的企業家,長期在一線從事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和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大量能源轉型類項目實戰經驗。各領域專家將作為跨專業復合型人才,為3060零碳產業基地全面發展和零碳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支撐。面向高碳排放企業,指導解決新能源開發利用、綜合用能節能和資源能源循環利用的系統性減碳問題。
圖為天津理工大學海洋能源與智能建設研究院院長高喜峰發言
在可持續、高質量這個全社會共同的發展目標下, 該基地將與不同行業的知名企業進行零碳應用場景構建方面的合作,與各行業間實現價值共創。以融合發展的實踐經驗為前提,基地將于2025年8月組織召開“雙碳”產業鏈融合高質量發展大會。
大會將集成展覽展示不同行業高耗能場景的零碳建設路徑,引領帶動各行業積極采取綜合、系統、全面能源管理措施,緊跟國家政策的節奏,主動完成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的轉變。大會的目標是要素最全面、議題最前沿、行動最落地,成為能源與“雙碳”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會議品牌。
圖為“3060”一站式生態服務平臺由與會嘉賓共同啟動
在發布會上,基地主要合作單位代表分別展示各自在綠色低碳服務領域的專業優勢。未來,合作單位能源與低碳相關部門人員,將在位于天津南站科技商商務區的3060零碳產業基地總部聯合辦公,融合協同,攜手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力量。(智慧中國張朝輝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