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大雪茶會在曲阜孔子研究院舉辦
冬日的曲阜,別有一番韻味。寒風凜冽,卻吹不散這座城市濃厚的歷史氛圍。街頭巷尾,古老的建筑在寒風中屹立,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孔廟、孔府、孔林在冬日的映襯下,更顯莊嚴肅穆。12月15日,由曲阜孔子文化學院教育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文化促進會顏子文化委員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屆顏子文化節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大雪傳承主題茶會”在山東曲阜隆重召開。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代表近300人參加大會。參會人員觀摩了在孔子研究院舉辦的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大雪傳承茶會。
曲阜市孔子研究院
大雪茶會現場
我們的非遺二十四節氣茶會,因循古代茶會的模式,在每個節氣召開,以"四藝"作為基本環節。"掛畫"-我們選用蘇繡(緙絲)精品;插花,必選當季開放的鮮花;焚香,按節令特別配置;"點茶",選用最適合節氣養生的茶品."水為茶之母,我們必選山泉水,"器為茶之父",我們都要推出一款名家的紫砂壺.這樣的安排,既傳承了古代茶會的精典模式,再現了古代茶會的禪意,,又增加了更多的文化藝術因素,品茶之余,能獲得一些文化熏陶。
穿越唐風宋韻,品味六大茶韻,一場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盛宴,在孔子研究院靜靜綻放。在茶會活動上,參會茶友了解了大雪節氣的習俗,呂堯臣大師的紫砂壺伏羲壺、陳曉君緙絲作品《孔子像》等,參會人員向至圣先師孔子表達自己的敬意,欣賞了茶藝表演。感受了中國茶文化數千年的演變,從唐代的煮茶到宋代的點茶再到明清時期形成的沖泡。在茶會現場,大家還參與了猜謎活動。大家以茶為媒,以茶揚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一起品茶道之雅,賞節氣之美,共同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魅力。最后,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傳承人、國家一級茶藝技師張學廣先生與現場茶友交流心得體會,為這場茶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大雪傳承茶會由鮑志潔老師、張詩祺、陳力萱小朋友三代人主持
天津大唐茶書院董事長、非遺文化傳承師李茹鵑老師介紹主題緙絲---《孔子像》
學廣藝院(天津)培訓學校名譽校長鮑志潔老師代表參會人員向至圣先師孔子上香
國家一級茶藝師、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茶藝與茶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茶藝技師工作室領辦技師張學美老師和侯懿宸、蒲仟依小朋友、張含雨小朋友現場演繹唐代煮茶法
中國茶葉學會六級茶藝茶道師、止月齋創始人馬昱老師現場講解并演示宋代點茶法
六位茶藝師茶藝沖泡表演
黃茶表演者:中級茶藝師、養 烏龍茶表演者:高級茶藝師、紅茶表演者:高級茶藝師
老規劃師王文軍 評茶師張詩祺 李素娟
白茶表演者:評茶師、2022 黑茶表演者:茶藝師、評茶師、 綠茶表演者:高級茶藝師、2024
"農商杯”評茶大賽冠軍葛素婉 非遺宋代點茶師尹倩倩 "中茶杯”家庭茶藝大賽冠軍王曉
現場參會人員品茗六大茶類,感受中國茶的魅力
鮑老師展示茶會的獎品《百龍圖》 獲獎人員合影留念
張天福品牌文化宣講師、高級茶藝師李昕洋講解大雪傳承茶會主題器物---伏羲壺
馬昱老師現場朗誦書法家、詩人高向昶為大雪茶會所寫的自創詩
高向昶老師的書法作品贈與曲阜孔子文化學院
張含雨小朋友向現場最長者鮑志潔老師贈送鮮花
非遺二十四節氣茶道傳承人張學廣先生致辭,并組織現場茶友交流
2024大雪傳承茶會現場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