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放心進口冷鏈食品嗎?
最近,進口冷鏈食品中核酸的陽性率顯著提高。"產品從海鮮到畜禽肉制品,進口產品都受到從冷鏈食品到容器的病毒的污染。"國家衛生和衛生委員會發言人米峰說,這種流行病的傳播特點是"從物質到人"和"人與人"共存。
進口冷鏈食品一再成為"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如何徹底消毒?面對與"冷鏈"有關的熱點問題,多部門專家回答公開問題。
問:為什么進口冷鏈食品一再成為"雷區"?
11月7日,從天津進口的德國進口豬和印度凍魚的外包裝標本中,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11月11日,一只比目魚外包裝涂片樣品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金南區一家冷凍批發市場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試驗陽性。自今年6月以來,全國許多地區的當地疫源地已多次發現進口冷鏈食品、鮭魚、厄瓜多爾凍蝦和其他產品,以攜帶新型冠狀病毒。"(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認為,國外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在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和外包裝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攜帶者。
近年來,各部門、各地區加大了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中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和取樣,隨著檢測頻率、頻率和覆蓋面的增加,陽性檢出率增加。
李寧說,到目前為止,全國抽樣監測陽性率為0.48/10000,主要集中在食品包裝上。
問:我還能吃進口的冷鏈食品嗎?
我能吃新鮮的進口食品嗎?"面對進口冷鏈食品經常呈陽性檢測的情況,這個問題已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沒有發現由于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而引起的感染。"中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消毒科學首席專家、環境研究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六波說,感染的風險主要在處理和操作上,沒有發現食物本身感染。
張六波說,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滅活新冠肺炎病毒,消毒后接觸表面,感染風險很低,但病毒核酸可能仍然存在,如果消毒后核酸檢測仍呈陽性,公眾不必過度緊張。
李寧補充說,烹飪過程也要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分開煮熟,徹底煮熟,保證食物安全。
問題3:如何全面消毒進口冷鏈食品?
國務院聯合防治機制綜合小組日前發布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綜合消毒工作計劃",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在與國內人員首次接觸前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
在此基礎上,海關總署對口岸環節進口冷鏈食品的預防性消毒作出了具體安排,包括確定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操作程序、消毒技術規范和配套管理措施。部分口岸要求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劑或0.2%~0.4%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對冷鏈食品消毒,對外包裝六面噴灑或擦拭30分鐘,用清水沖洗。
據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可欣介紹,自24日24:00計劃公布以來,已從港口環節進口了160多萬件進口冷鏈食品包裝,重量超過3萬噸,消毒范圍包括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集裝箱和空托盤。
與常規消毒相比,進口冷鏈食品低溫消毒難度更大。張六波說,目前他正在加緊研究相關的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