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變了,新能源汽車也站在風口上
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將在2020年的風暴中迎來歷史性的變化。從國內外的政策扶持,到新興市場的表現,似乎印證了一個事實:“車道”在變,而新能源汽車正站在風口浪尖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1-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下降3.0%和2.9%,降幅繼續收窄。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新高,這是今年以來第五次刷新當月歷史紀錄。比亞迪、廣汽、上汽、長安等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威萊、小鵬和理想汽車的崛起勢頭更是驚人。與此同時,這三家公司在美國股市的市值大幅上漲,分別突破700億美元、500億美元和350億美元。在最高市值時,威萊超過了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小鵬超過了寶馬集團,理想汽車超過了福特。
新能源汽車矗立在通風口上方。
在國際上,世界上幾十個國家都出臺了禁止銷售燃油車的政策甚至時間表。英國正式宣布將在2030年前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和卡車;以汽車工業聞名的德國也提議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法國政府也提供巨額資金補貼新能源汽車。
從國內來看,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不斷出臺。10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以舊換新,鼓勵農村汽車消費;同時,企業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近年來,我國智能汽車從電池技術到智能系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小鵬汽車宣布,其最新主打車型P7搭載NGP高速自動導航駕駛系統,并將于明年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智能車。廣汽集團表示,公司利用石墨烯技術開發了超快速充電電池,8分鐘可充滿80%的電量,10分鐘即可實現充電,運行200-300公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指出,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均已達到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行業進入了疊加、融合、融合的新階段。
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網通智能汽車將可能達到2800萬輛。新能源汽車將整合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革命性技術,前景廣闊,前景廣闊。但在大形勢下,應該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仍面臨諸多問題。
今年12月,2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因產品一致性違規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約談并責令整改,顯示產品質量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