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鏈向核心鏈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新的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全球汽車供應鏈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也給國內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業內認為,如何打造安全可控的汽車供應鏈,在危險中發現機遇,乘勢而上,是一個值得全行業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世界上一半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與中國有關。眾所周知,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幾十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和規模化發展。特別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汽車工業取得長足發展,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產銷規模占全球市場30%左右。
近日,在西安召開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機械司司長吳偉表示,近五年來,我國汽車產業雖然經歷了緩慢增長甚至下行波動,中國穩步保持著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的地位。
“從今年1-9月的統計數據來看,汽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在當前困難形勢下,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為今年經濟復蘇和穩定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吳偉說。
吳偉提到的一組數據讓人們更有信心:截至9月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75億輛,預計今年汽車保有量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中高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可以預見,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將從近200輛逐步提高到300多輛。
中國汽車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19年,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3.6萬億元,汽車零部件將在汽車出口商品中發揮主導作用。目前,全球至少50%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與中國有關。
汽車供應鏈的安全性面臨諸多挑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的大變革之中。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供應鏈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
汽車工業是我國最大的單一產品產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斌認為,在總結中國汽車改革開放成就后,人們更加關注汽車工業產銷規模和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但忽視了汽車產業的基礎,即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我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收入規模占比接近1:1,與國際汽車產業實力1:1.7的比重差距較大。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大而不強,缺乏高端,低端過剩。產業鏈上下游存在許多短板和斷點,需要加以彌補。
陳斌還提到了一個嚴峻的現實:目前,我國70%以上的汽車生產設備來自進口,80%左右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設備依賴進口,90%的汽車研發、試驗檢測儀器設備依賴進口,幾乎所有特殊功能材料都依賴進口。因此,工業材料、控制系統、專用制造設備等與精密控制、精密制造、精密測量密切相關的領域是汽車產業鏈上游的主要短板。
基于此,陳斌建議:“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構建安全可控的汽車產業鏈的核心問題是加快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推動其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進而大力支持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沈斌也認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依靠汽車零部件生產體系的成長和發展。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是汽車產業鏈安全問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