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旅游逐步“親民” 小眾玩法“在”大市場中玩轉起來了
近年來,旅游業進入了越來越多的新玩法,游艇旅游也逐漸走向普通消費者。在海南和東南亞一些沿海城市,游艇已成為游客名單中不可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這些休閑游的背后,是游艇產業的快速發展。
走出“舒適區”
游客王女士說,這幾年,去沿海城市或東南亞等沿海地區,都會體驗游艇旅游。在游艇上除了感受海景外,還將準備各種食物、零食、電視等,是相對輕松的休閑方式。同時,游艇旅游項目通常與潛水、海上垂釣、摩托艇、飛魚、飛龍等海洋項目相結合,吸引了不少年輕游客。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相關負責人指出,2014 年以來,豪華游艇市場開始降溫,整個行業基本明確了游艇大眾化消費的大趨勢。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已基本明確游艇經濟最大的消費群體來自中等收入群體,即工作收入穩定的城市白領階層及其家庭消費,將成為我國中小帆船和漁船的主力軍。
此外,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近日發布的《2019-2020 年中國游艇產業報告》顯示,我國現有游艇 2.5 萬艘(包括在海事局注冊的游艇、中小型休閑漁船和中小型游艇),15000 個碼頭泊位,3000 個陸上干船艙,110 個游艇俱樂部,2600 家游艇相關企業。天涯數據還顯示,從地域分布來看,海南和廣東的游艇相關企業數量最多。
據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0 年 11 月,海南省已建成游艇碼頭 14 個,泊位 2312 個,游艇產業鏈相關企業 150 余家,注冊游艇 937 艘,持有有效游艇駕駛證 4307 人。受疫情影響,截至 11 月 30 日,海南省出海游艇總量為 9.7 萬艘,同比增長 13.29%。其中,自貿口岸總體規劃發布后,6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全省出海人次 6.8 萬人次,出海人次 45 萬人次,分別增長 52.76% 和 18.43%。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交通運輸廳 2019 年法治政府建設報告專門對游艇產業進行了總結。報告指出,海南、香港、澳門在中國(海南)試飛自由貿易區的游艇免費旅游實施計劃已列入海南第六批系統創新案例。海南、香港、澳門的游艇自由游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游艇在全省的游艇總數已成為游艇旅游的新熱點。
業內分析指出,游艇熱潮的背后是國內旅游消費的升級,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追求個性化體驗。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國內旅游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一些新穎的玩法逐漸被市場發掘,房車旅游、游艇等利基方式也逐漸“出局”。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張春志預測,游艇休閑作為人們幸福生活的新方式,在未來 3 - 5 年,游艇休閑運動將成為人們娛樂生活的重要選擇,游艇水上休閑將成為海洋旅游的新亮點,個性化消費和品位追求。
另一方面,游艇逐漸開發出價格友好的旅游產品,這也促進了游艇的普及。攜程網上共有 4312 款“游艇”相關產品。產品主要集中在海南、青島、廈門等游艇產業發達地區。此外,云南洱海等地還提供游艇項目。從價格上看,游艇出海單體項目起價在 200 元左右,包括 90 分鐘體驗和網上紅色旅游攝影服務,單體價格 218 元。
世界各國都在爭搶商機,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擴大,市場上的產品也非常豐富,價格也接近大眾,游艇產業有很好的機會推動游艇產業的發展。
以游艇租賃為例,近年來,國內多家會員制游艇俱樂部紛紛開展“游艇租賃”業務,面向公眾推出以自駕游、家庭游、公司團隊游、朋友聚會、小型婚禮、游艇垂釣等為主題的游艇租賃業務。此外,業界也在探索如何建設游艇度假小鎮(或試驗區),進一步深化和拓寬游艇產業發展。
游艇產業是制造業和商業服務業的結合體,包括游艇制造、俱樂部服務、游艇相關的休閑和商業活動。同時,帆船、海釣不僅具有很強的產品延伸功能和產業鏈環節,而且具有鮮明的產業閉環系統特征,如教育培訓、體育活動、節慶風情展示、交易環節等,容易集群化、集群化。此外,天眼沙的數據顯示,從行業分布來看,游艇相關企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占 36%,批發和零售占 30%。在注冊資本方面,85% 以上的關聯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近 50% 的關聯企業注冊資本在 500 萬以上。
中國郵輪協會郵輪支部常務副總裁兼秘書長、國家游艇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交通協會郵輪支部秘書長鄭維杭預測," 一旦國內巨大需求市場被激活,中國游艇‘雙桿經濟’( 兩根桅桿和釣魚竿)的上下游規模可能達到 100 億、1000 億和萬億。
市場前景樂觀,廈門、三亞、秦皇島等城市繼續擴大游艇產業,積極開展游艇、帆船等相關活動,不斷提升游艇經濟實力;同時,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游艇產業發展會議上,珠海、三亞、廈門、寧波成為第一個 "雙極經濟" 測試基地
以三亞為例。自 2008 年以來,三亞啟動了洪州國際游艇俱樂部碼頭的建設,并在未來十年迅速發展。如今,三亞已成為國內游艇行業的代表城市。據 "海南日報" 報道,2019 年三亞有近 100 艘游輪交易,近 100000 艘游艇出海,近 800000 名游客出海。
發展政策
這不僅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也是近年來逐步出臺的相關政策,以支持和促進游艇業的發展。
隨著海南省游艇產業發展較早,海南省獲得了五項獨特的政策,包括海外游艇 183 天逗留、合法租賃游艇、建立游艇產業改革與發展創新試驗區、零關稅、低稅率、免征擔保等。
根據海關總署 7 月 9 日發布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于暫時調整和實施中國自由貿易區(海南)有關行政法規的通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區的游艇所有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免予向海關提供擔保。這項政策出臺后,外國游艇可以免交擔保,這增強了海南對世界游艇所有者的吸引力。據媒體報道,11 月 19 日,第一艘無擔保進入三亞的游艇進入三亞,海關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免除了馬來西亞旗艦 46136 號約 213 萬元的擔保費。
此外,為了規范游艇租賃行為,維護游艇租賃經營者和承租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促進海南省游艇租賃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于 2019 年 12 月正式頒布了 "海南省游艇租賃管理辦法",為加快發展海南游艇產業,促進交通和旅游一體化,制定了重大政策。
黨組書記、海南省交通廳廳長鄧小平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產業投資推廣會議上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規劃" 于 6 月 1 日頒布實施。人員進出、交通運輸自由、特殊稅制等一系列創新政策和制度,為海南游艇產業全面加速發展創造了重大的政策效益和重要的發展機遇。" 到 2025 年,海南將發展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全球游艇旅游消費目的地,一個充滿活力的游艇新商業類型新模式試驗場,以及一個包容和開放的游艇產業體系改革和創新先驅區。
鄭維杭還建議,未來游艇政策應從五個方面 "有效":一是將公共游艇碼頭、休閑客輪碼頭、旅游船舶碼頭納入國家港口規劃;二是制定國家游艇租賃管理條例;三是取消 10% 的游艇消費稅;四是便利深圳、廈門、三亞、青島、大連、寧波等城市的試航游艇;五是為個人和企業推出游艇貸款產品。
此外,不久前在廣東成立的新成立的國家游艇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還表示,今后五年,該委員會將共同發揮智囊團的作用,促進中國整個游艇產業鏈的發展,積極推動全國和全國游艇發展的法規、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出臺,積極推動濱水城市游艇產業規劃的編制和發布,積極推動游艇推廣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