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科技力量,使老年人能夠享受數碼生活
2020年12月2日,安徽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人員走進淮南市田家庵區東山社區,引導老年患者使用萬世通平臺淮南分院互聯網醫院應用服務,方便老年患者使用手機醫療咨詢電話。
柏林的兩位老人在家里使用藍牙語音設備。2020年11月16日,在韓國首爾市陽川區一家老年福利文化中心,一位老人和一臺教學機器人在學習結束后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和融入智慧社會,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出臺多項措施,支持老年人學習和運用智能技術,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充分享受信息社會和數字生活的紅利,增強他們在信息技術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韓國致力于建設一個包容性的數字社會!很抱歉打擾你。我得一個接一個地去藥店找口罩。”78歲的首爾居民許宗德說。
目前,隨著韓國數字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和智能終端獲取信息,生活的便利性得到了提高。然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也給一些使用智能技術有困難的老年人增加了不便。”現在大部分火車票都是通過手機購買的,但我只去火車站售票處排隊買票。但你想買的票經常在網上售完,所以只能買站票。”許宗德說,他曾試圖通過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購票,但復雜的操作最終讓他放棄了。
據韓國統計部統計,2020年3月,韓國65歲以上人口中有15.8%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韓國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引起關注。2019年,70歲以上老人中,38.9%使用互聯網,37.8%使用智能手機。另一方面,韓國街頭的自動售貨機數量和實體零售店數量不斷增加;網上銀行服務數量不斷擴大,銀行網點數量不斷減少,這些都給不善于上網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來麻煩。首爾智慧城市政策官員李元木表示,政府應考慮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公民數字能力教育,“讓所有人都能共享智慧城市的便利”。
為了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韓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首爾金川區木洞老人福利文化中心近日舉辦機器人免費課程,教老人使用社交軟件。教室里,教學機器人詳細講解了老年學生社交軟件等各種移動應用的使用。此外,韓國政府還研制了無人售票系統的教學演示機,老師們用手教老人使用各種無人售票系統。
首爾數字財團還啟動了“老年人互助”項目。2020年,該項目招募了200名55歲以上精通數字技術的老年人作為志愿者,幫助其他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這些志愿者被送到穆東老年福利文化中心等基層福利機構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并根據學生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目前,由于智能手機通訊成本高,韓國一些老年人不得不放棄使用智能手機。對此,首爾市政府聯合通信公司推出了針對65歲以上首爾市民的2萬韓元(約合120元人民幣)月費,讓老人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享受智能手機上網服務。同時,通信公司為參加套餐的老人提供智能手機基本操作培訓服務。一些專家建議,企業在設計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數碼產品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便利性和需求。
“為解決數字鴻溝問題,我們將繼續開設相關課程。盡管目前服務的老年人數量有限,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學會學習,但我們將以實際行動為建設包容性數字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慕東市老年福利文化中心數字技能教育組組長許振兒告訴本報記者,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充分享受信息社會和數字生活的紅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