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適度有序地推進鄉鎮銀行改革與重組
1月5日,記者從銀保委官方網站獲悉,為支持鄉鎮銀行補充資金,深化改革,有效處理和化解風險,銀監會近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鄉鎮銀行改革重組化解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要支持主要保薦銀行向村鎮銀行補充資金,協助處置不良貸款,適度有序地推進村鎮銀行的改革和重組,支持引進合格的戰略投資者,幫助收購和增資,加強對主營銀行發展的激勵和約束。
農村銀行是我國縣域重要的法人銀行制度。根據銀監會的數據,到2020年9月底,全國共建立了1641家村鎮銀行,覆蓋31個省的1306個縣(市、旗),占中西部地區的65.8%和縣的71.2%。鄉鎮銀行貸款主要投資于縣域農民和小型和微型企業。對農民和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始終保持在90%以上,每戶貸款不到500萬元,占85%,每戶貸款305000元。鄉鎮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7%,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但是,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有少數村鎮銀行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風險水平迅速上升,相關問題更加突出,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它們的可持續發展和金融服務能力,為此,銀監會積極敦促和指導地方監管部門按照"分類處置、一條龍、一項政策"的原則,落實主要保薦人銀行的風險處置牽頭責任,采取多種手段促進風險處置。
中國銀監會結合推進鄉鎮銀行風險管理和改革重組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結合近年來的成功實踐,制定并發布了"通知"。有關負責人說,"通知"對促進鄉鎮銀行補充資金、深化改革、化解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一方面在保持原有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完善和擴大了鄉鎮銀行的改革重組和風險處理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了風險處理的力度。
另一方面,通知要求,在不削弱縣域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法治的原則,合理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積極參與鄉鎮銀行的改革和重組,進一步拓寬資金補充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