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 穩崗、補貼保障升溫年味
家住河北保定的王曉霞是一名老年管家。考慮到防疫工作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她準備今年春節到北京工作。”事實上,我們大多數的老年管家都是這樣的。一旦他們回家,他們就把雇主的需要放在首位。前幾年,他們不用回家。即使家里有急事,你也應該盡快回來。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疫情能盡快過去,我可以陪老人出去散散步,讓他們的身體更好。”
隨著春節的臨近,外出、返鄉的人越來越多,聚會活動頻繁。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在此背景下,國家提倡春節假期不流動,降低節日期間疫情傳播風險,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健康安全的春節。各地也相繼出臺舉措和相關政策措施,鼓勵群眾就地過年。
多數企業積極響應。據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北京愛農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木森介紹,公司通常在春節前一個月左右統計家政人員在京停留時間,并進行動員和宣傳會。從2021年春節來看,今年公司在京人員比例已由過去的50%提高到70%左右。
大多數家政人員選擇就地過年的另一個原因是春節期間國內消費需求的增加。張木森說,春節前,大多數家庭都有打掃衛生的習慣。近期,保潔服務需求不斷上升,對“一老一小”護理服務的剛性需求也有所增加。同時,對一些新興專業服務的需求明顯增加,如高溫熏蒸。
“今年春節將在北京。賺更多的錢!”52歲的張穎是湖北人,從事家政工作已有7年。她坦言,外出打工的目的是為了多掙錢。”例如,我主要從事癱瘓和半癱瘓老人的護理服務。我春節期間的收入會比平時多,春節期間還有“保供”補貼,公司也會有補貼。我對自己的收入很滿意。”
要現場過年,就要有溫度和“年味”。各級政府發了不少熱心紅包。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關于做好春節地方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迎新年、送溫暖、穩崗位、留工作”專項行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促進農民工就地關愛、企業開工返鄉保障、支持農民工節后務工”專項行動。
不少地方采取穩崗留崗相結合的辦法,發放財政補貼、招聘獎勵、發放消費券等“紅包”。福建、上海、江蘇、天津、浙江等地為當地過年農民工提供穩定的崗位補貼、租房補貼和困難補貼;浙江、廣東、安徽等地為當地華人提供消費券、景區門票減免和安排文化旅游活動過年農民工;天津、廣西等地為企業提供穩定足額的生產獎勵和招工補貼;甘肅、湖南等地為當地過年農民工提供穩定足額的生產獎勵和招工補貼他們的家人送新年禮物袋。
“在北京,每年都有針對留京人員的春節保障相關補貼政策。北京市春節保障補貼標準為上門服務400元,非上門服務25元,總金額不超過400元。”張木森介紹說。據了解,春節期間,北京愛農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還租用酒店和住宅,為等待工作和休息的家政人員提供集中住宿。同時,春節期間還開設提高北京市服務員專業技能的課程,春節期間開展互動服務,幫助他們做好北京市的后勤保障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