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存在嗎?距地26光年外又發現“超級地球”
地球之外有生命嗎?科學家們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本周,德國馬普研究所海德堡天文研究所(Heidelberg Institute of天文)的學者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有一顆類似于超級地球的行星"超級地球",距離地球不遠,距離地球26.3光年,離恒星不遠,這使得科學家很容易進一步研究它的大氣成分。
人們發布了一個名為Gliese486b的行星表面模擬。這個行星被稱為"熱超級地球"。它的表面溫度大約為430攝氏度,天文學家推測,這顆行星有一個像金星一樣炎熱干燥的地貌,到處都是熾熱的熔巖河流。
近年來,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其中大多數是氣體或冰行星,而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則很少。然而,這顆名為Gliese486b的行星主要由巖石組成,其環境和距離非常適合在未來使用更大、更先進的望遠鏡觀測。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特里菲諾夫認為,預計將于今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和正在建造中的歐洲電子ELT將對這顆行星進行更詳細的觀測。
據指出,Gliese486b的組成與地球和金星相似,有一個金屬核,其大小約為地球的1.3倍,質量是地球的2.8倍,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7倍。這顆類似地球的行星比地球大,但比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巨行星要小得多,被稱為超級地球,也被稱為超級地球。
Gliese486b行星所在的持續星系是以一顆紅矮星為中心的。Gliese486b距離恒星約250萬公里,僅為日地距離的1:60。然而,紅矮星的溫度遠低于太陽的溫度,因此Gliese486b的表面溫度僅為430℃左右,類似于金星。
科學家推測,行星表面存在類似金星的熱巖漿流,但其大氣密度不如金星,但主要由巖石汽化后的少量氣體組成。論文認為,如果行星表面溫度再低100度,就不會有稀薄的大氣適合進一步觀測。
特里芬諾夫指出,有了新一代望遠鏡,科學家們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巖石行星如何維持大氣層,以及它們的大氣層如何影響行星的能量分布。他還告訴媒體,鑒于已知的生命形式,只有稀薄大氣層的熱行星不太可能產生生命。
雖然這顆名為Gliese486b的行星不太可能生出生命,但科學家們仍希望從中獲得重要數據,以便在未來更有效地尋找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