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要開拓新局面、育先機、譜新篇,創造新的輝煌。
第16屆中國國際酒類博覽會在瀘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在開幕式上,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宋書玉以“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為題作了重要講話,引起了與會嘉賓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天無言,地無言,百物生"。五年來,對于全體酒業人來說,是砥礪前行的五年,更是收獲滿滿的五年。”宋書玉會長在開幕詞中這樣表示。
在回顧這五年來,宋書玉主席總結說:
近五年來,中國酒業經過深度調整,進入了恢復性增長階段,在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葡萄酒的需求方面,成績喜人;
近五年來,酒類消費呈現個性化、多樣化、質優價廉的發展態勢,營銷創新,渠道變革,數字化、信息化;
近五年來,盡管酒類產銷率逐年下降,但酒類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收入和利潤雙增長;
近五年來,中國酒業經濟穩步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活力逐步釋放,科創動力得到有效轉換,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質量和韌性明顯增強,夯實了酒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宋書玉校長強調,一切過去的事情,都是序章。造夢向前,航向明則事可期。對于新時期的酒類行業來說,這是一條航向,是高質量發展的航向,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實現行業的長足發展。
宋書玉院長分析指出,當前,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半個多世紀以來支撐我國高速發展的人口紅利即將成為歷史。生態化、數據化、智能化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大浪中流,青山邊移。白酒處于這樣一個時代,順勢而為,方能有所作為。要了解世界葡萄酒行業的發展趨勢,就更需要深入了解“國勢”,把握新機遇,確定新坐標,開拓新思路,制定好今年的發展路線圖,為明年的工作做好鋪墊,為未來的發展做好鋪墊。
新故相推,日生不變。葡萄酒的釀造是尊崇天人合一的產物,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產物。盡管千年積淀賦予了我們預見未來的底氣,但時代興替、有序發展卻永無止境。秉軸持鈞,舉出一綱萬目。對于新時期的酒類行業,這一綱,是生態的。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僅要求生態美麗,而且要求人民富裕。
"地力生物有很大的數目,人力的形成有很大的限度。以有度為宜,以有節為宜,常以足為宜;以無度為宜,以不節為宜”。以歷史的望遠鏡看,中華傳統文化中關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的論述十分豐富。這一段在《資治通鑒》中,提出了資源有限、節約優先、永續發展的思想。酒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好“物以稀為貴,物以稀為貴”的矛盾,實現生態環境的平衡,經濟和社會利益的協調發展。我們所說的站高謀遠,指的就是永續發展,就是要算大賬、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不切實際,不切實際。葡萄酒的根本利益在于尊天敬時,即敬畏自然,守住歲月。青山綠水不負人,青山綠水不負我。所以,自然生態與釀酒微生態,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支撐,更是對酒業賴以生存的根基,是酒業永續發展的本源力量。
宋書玉會長最后指出,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成立至今已16年。對展示世界葡萄酒文化,促進國際葡萄酒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而且美酒的美麗,只需要有品味的人去發現美酒。知之甚少,方明所為也。酒國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與之相伴而生,根植同種,群芳競妍,源遠流長,共生共融。
放眼未來,宋書玉會長希望大家,釀酒人的精神血脈永續,鼓足干勁邁步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展現新時代的新作為。踏實、干字當頭、腳踏實地走好第一步。開新局、育先機、譜新篇、創輝煌、創酒業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