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2018,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郭華悅:父親節三題

2021-06-08 15:13   來源: 大眾時報網

與他一起慢慢變老

如今的我,比年少時更需要父親。

我們住在同一棟屋子里。白天,他常常說不到兩句話,就有點氣喘;看不到半個小時的電視,就會打瞌睡;走幾步路,就得停下來休息。還有,晚上的時候,我常常聽到,從他的房間里,傳來了呼嚕聲。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那時的父親,并不是這樣的。他有一頭烏黑的頭發,健步如飛,每次和他出去,都是他在前頭走,我在后頭小步跑。不管是坐著還是站著,他都是精神抖擻;還有,那時的他也不打呼嚕,而且睡得特別沉,睡著了就休想叫得醒。

是呀,他漸漸老了。守著他,就如同守著自己的明天。他的從容與豁達,他的老去,讓我知道,原來多年后的自己,也可以和如今的他一樣。而我的存在,則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昨天。看到我,他總會想起自己未老之前的樣子。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融洽,也更需要彼此。

我年少時,他也還未老去。我處于叛逆期,他也是個火藥桶。可想而知,兩人的對話,往往不到三句話,就成了爭吵,再接著就是火藥味十足的對峙。他常說,那時的他,還在學著怎么做一個和藹的父親。當然,年少時的我,也還不知道如何為人兒女?

而如今,我們都明白了彼此的重要。他把我帶到這個世界,并以身作則,讓我明白如何當一個人;而我,也在他老去時,不離不棄,相隨相伴。黃昏時,我扶著他,一起慢慢散步,心里常常會覺得知足,但又有點遺憾。為什么年少的歲月里,從未想過與他親近點,而是一味進行著所謂的“抗爭”?

其實,他心中何嘗不是這么想?他也總說,他年輕時脾氣暴,若非如此,其實我們可以在更早的時候,就擁有和諧的相處時光。盡管,如今也還不算太晚。

如今,我們常常在一起聊天。他把人生的經歷,都一一講給我聽,但語氣中已沒有了昔年的訓斥,而是一片平和,如一杯溫溫的開水,總讓人聽著聽著,就不禁暖了心頭。而我,也會把自己對明天的憧憬,與他分享,這常常讓他呵呵直笑,想起自己的昨天。

此時的我才知道,與他一起慢慢變老,原來是這么幸福的事兒!

海味父親節

父親節的味道,是大海的味道。而這味道,來自于蘿卜團。

多數家庭,說起家常菜,第一個想到的,多半是母親。而父親,鮮少用廚藝表達自己的愛。而在我家,也是如此。平日里,一日三餐多半是母親操持。但父親也有一樣拿手菜,就是蘿卜團。

家住海邊的人,對于蘿卜團這樣的平民美食,可能不會太陌生。海邊的人,口味偏咸,且常年食用味道濃郁的海鮮,因而總有些清淡的解油膩美食,應運而生。而蘿卜團,便是其一。

蘿卜團,外表看似包子,卻又完全不同。將糯米粉和梗米粉,按照一定比例和成面團,再做成一片片的小面餅。蘿卜團的面皮,用糯米和梗米做成,嫩滑之余,還富有彈性。所以,有些誤將蘿卜團當成包子的人,初嘗之下,難免嘖嘖稱奇。這也是蘿卜團異于包子的地方,單是從面皮上,蘿卜團就更勝一籌。

接著,將餡料包入面餅中,上籠蒸十五分鐘,就可以食用了。至于餡料的食材,主角是切成細絲的白蘿卜絲,加入蔥、蒜、姜以及筍干和香干,用豬油炒熟。

海邊的人家,做蘿卜團時,會在餡料中,加入自己喜愛的海鮮,如牡蠣或蝦蟹。這么一來,蘿卜團的口感就特別豐富,有蘿卜絲的清甜,有海鮮的濃郁,也有糯米的嫩滑。吃起來,層次豐富,口感絕佳,是解油膩的不二選擇。

有親友來訪,或兒女們歸家,除了母親的拿手菜之外,父親的蘿卜團也是不可或缺的。父親節,兒女們回來,蘿卜團更成了父親的廚房專利。隔天回去,沒人都不忘帶一點。回到城里,吃著蘿卜團,有熟悉的大海的味道,有家的味道,林林種種,盡在其中。只一口,便能勾起人無限的感慨。

每年的父親節,回到家里,父親一邊包著蘿卜團,一邊總不忘打趣,說以前的人窮,頓頓大魚大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蘿卜團也就身負重任,既要當菜,又得當主食,身兼二任。如今,生活好了,可這蘿卜團非但沒有“退休”,反倒越來越受歡迎了。

看似小小的一個團子,里頭藏的,卻是無盡的美味和鄉愁。

父親節的符號

越臨近父親節,就越想念荷花。

心里一直有個念頭,想回去看看荷花。父親節將至,這個念頭也就愈加強烈。可年年如此,卻也未能回去一趟。

如今,老家的荷花,也該開了吧?在老家,三步一池,五步一溪,一眼望去,一片片荷葉如一張張翠綠的地毯,浮于碧水之上。盎然綠意中,不時透出星星點點的素雅,那便是荷花。漫步在荷塘邊,不時有清風拂過,送來遠處隱約的笑語,和淡淡的荷香。

可這已經是多少年前的記憶了?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對荷花的喜愛,是受了父親的影響。父親是愛荷之人。盡管不識幾個字,但和荷花有關的古文,卻朗朗上口。賞荷這件雅事,在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總是文人墨客的專利。而發生在父親這個“泥腿子”身上,總令人覺得有些突兀。可父親,對于荷花的喜愛,卻不亞于任何人。

每天,夕陽西下,父親從地里歸來,滿是泥土,一身臭汗,往荷塘邊一坐,就是大半個鐘頭。這已經成了我有記憶以來,父親所養成的雷打不動的習慣。女人愛荷,宋詞里的哀怨女子們,總少不了荷花的襯托。而男人中,像父親這樣獨愛荷花的,大概不多。父親的個性,也如荷花般,淡泊寧靜。

長大后,我隱隱明白了父親的荷花情結。大概,父親在荷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父親愛荷的背后,其實是懷抱著對生活的熱情。那些被生活折磨得焦頭爛額而失去信心的人,誰還這閑工夫去欣賞一池荷香?唯有對生活的熱愛,才能讓人哪怕在困境中,也不放棄美好的事物。

我也終于明白,想看荷花,其實是想父親了。在我心中,父親節與荷花,儼然已經畫上了等號。我想念父親,由此而念念不忘老家的荷花。對我來說,那一池荷香,就是父愛的符號。


福建晉江:郭華悅


責任編輯:李編
分享到:
0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大眾時報網"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網站地圖 關于我們 免責聲明 投訴建議 sitemap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和鏡像,如有發現追究法律責任 粵ICP備2020138440號

<tfoot id="mjdss"><nobr id="mjdss"></nobr></tfoot>
    1. <ruby id="mjdss"><div id="mjdss"></div></ruby>
      <tr id="mjds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