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時代建言獻策,參與消費端棉花標準制定
6月17日,以“打造開放、包容、可持續的世界棉業”為主題的2021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蘇州拉開帷幕。全棉時代作為消費端的首批企業受邀出席會議,協助中國棉花協會制定并推廣消費端棉花標準。在全棉時代“中國棉花之夜”, “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正式啟動,旨在以“環境友好、品質優良、尊重勞動、全程可追溯”為核心理念加速帶動中國棉花市場占有率,推動全產業鏈在品質、環保等方面的改善。
“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啟動儀式
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中國棉花在出口和國內供需方面在2021年依然保持了穩定增長和基本平衡,并在國內雙循環戰略背景下進一步思考如何開辟高質量發展之路。
對此,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副局長、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紅在會上給出方向:“未來棉花產業的發展將以高質量為導向,同時樹立中國棉花品牌形象,實現中國棉花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針對供給端,有自上而下對棉農及棉花種植的政策補貼,保障棉農收益和棉花種植整體平穩;針對生產端,中國棉花協會今年4月發布《“中國棉花”生產管理規范》,與多家大型骨干企業簽訂生產端合作協議;而作為棉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需求側卻缺乏實質性的管理和舉措。
針對中國棉花產業仍面臨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產量與質量不平衡、傳統模式與可持續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國棉花協會會長高芳女士表示:“我國棉花供給充足,但滿足紡織發展需要的高品質棉花占比不足,且近幾年有下降趨勢;市場參與主體眾多,但品牌影響力、產業協同水平和國際化運營能力明顯不足;市場規模大,但標準、信息、人才隊伍體系建設相對滯后,行業未來發展需要更多有力支撐。”如何從需求入手,以高品質棉花為抓手,制定棉花消費端需求標準,從標準反推生產,實現棉花全產業鏈的成果轉化,成為今年大會的主訴求之一。對此,全棉時代向與會者分享了12年來在消費端的經驗積累。
全棉時代創始人李建全先生在“中國棉花之夜”致辭
目前,全棉時代擁有270余家線下門店、覆蓋全國近60多個主要城市,積累了近3000萬會員,全面入駐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幾大線上電商渠道。全棉時代通過對需求側的持續洞察,掌握消費者對全棉產品的需求變化,并以創新為驅動,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引領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產品選擇和貼心的產品體驗,由此擴大棉制品消費。
在“中國棉花之夜”的致辭中,全棉時代創始人李建全表示,“在‘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中,全棉時代將始終秉持‘一個承諾和三個價值最大化’,以履行‘推廣全棉品質生活’的承諾,帶領消費者投入健康、綠色、可持續的品質生活。”
李建全口中的“三個價值最大化”囊括了消費者價值、行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消費者是全棉時代的企業發展宗旨,從最初獨創“全棉水刺無紡布工藝”,到后來創新研發純棉柔巾,及覆蓋各生活場景的全棉全品類,為消費者提供體感更舒適、更健康的產品,都離不開對需求側的持續洞察。用李建全的話說,“對于棉花全產業鏈來講,千好萬好,只有消費者認為好才是真的好。”面對數字化浪潮下消費者購買習慣和購買渠道的變化,全棉時代開展“以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為驅動”的業務數字化轉型,使消費者購物更加便捷。
用過全棉時代產品的父母都對其“高標準”不陌生,這是獨創于嬰童領域、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從原料、輔料進廠及檢驗開始,到生產線的硬件配置和軟件管理,再到車間環境、出入流程的管理,全棉時代均以嚴苛的質量管理標準在行業內樹起高品質標桿。全棉時代多次受邀參與各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還成為純棉柔巾國家標準的主導制定者。
“2021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圓桌論壇環節
在李建全口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句話是:“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這是全棉時代每一位員工都恪守的核心價值觀。從棉花的本質出發,致力于對質量、品牌以及社會價值的終極追求,這有賴于全產業鏈的緊密協作。李建全表示,全棉時代愿意積極參與到棉花種植、加工等環節當中,以專項研發投入攻堅克難,提升中國棉花品質,塑造品質國貨的品牌形象,通過全產業鏈的協同合作、技術創新,實現棉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全棉時代在棉花種植端與國內高校和科研專家合作改造棉花基因,以研究出緩解地膜問題的棉花種子,幫助棉農從源頭提升棉花品質,正是這種“協同合作、技術創新”理念的實踐。
李建全認為,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對世界棉業至關重要,制定并推廣消費端棉花標準,“中國棉花”當仁不讓。能夠參與標準制定,全棉時代將發揮過往在標準制定方面的經驗,為“中國棉花”品質出海打下堅實基礎,帶動更多消費端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