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市場“降溫”后,小熊電器積極“蓄能”以創新破局
去年疫情嚴峻之時,也是小家電市場“輝煌”之時,在整體家電行業尤其是大家電市場份額遭遇萎縮的環境下,以小熊電器為代表的小家電憑借“宅經濟”異軍突起。然而,在國內疫情形勢轉好的2021年,小家電市場卻開始出現“降溫”現象。
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1年季度的廚房小家電的零售額和零售量較2020年仍舊有著2.6%和2.1%的上升;但是到了第二季度的4月和5月,小家電的零售額卻分別下降了20.6%和24.7%。其中,在618年中大促期間,13個小家電品類的零售額和零售量較2020年下降8.9%和16.7%。
從目前來看,今年小家電的銷量表現確實不佳,和去年比起來差距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爆發式增長對需求有所透支,且在疫情影響減弱的背景下,“宅經濟”的紅利在不斷減少。由此可見,小家電產業的發展,光靠一股東風顯然是不夠的,吃疫情紅利總歸只是一時之計。那么,在小家電行業降溫的大背景下,小熊電器又是如何轉型以應對市場變化?
以創新研發為驅動,技術產業鏈升級
“以技術為驅動”是小熊一直以來的堅持。據其年報數據顯示,2018-2020年,小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分別為4739萬元、7651萬元和1.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49.02%;研發人員由2018年的138人增長為2020年的319人,包括從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工程技術等各方面的全方位人才。
在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下,小熊平均每3天就有一款新品上市,目前,小熊已有超過60個產品品類、500多款產品型號的產品在對外銷售。
從創辦至今,小熊電器不斷加強自身研發技術上的優勢,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來應對市場的挑戰,有決心、也有行動和佳績。小熊先后斬獲多個創新類獎項,包括順德區科技創新全球化先進企業、佛山市“智能制造、本質安全”示范企業、中國專利獎等。
以用戶畫像為支撐,研究用戶精準營銷
要抓準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創新力,更需要數據力。要對人的需求有更深刻理解和呼應,就必須更深入研究用戶。目前,小熊用戶畫像標簽已有9大類,未來還將繼續增長,“我們會根據用戶的年齡增長還有社會的變化,不斷豐富和拓展用戶畫像。”小熊數字營銷部營銷總監劉泰華說。
在渠道方面,小熊從創立初期就開始切入電商。從早期的與主流電商天貓、京東、蘇寧等平臺合作,到現在開始拓展新媒體社交型電商小紅書、云集等,小熊已經完成了線上全渠道布局,并借助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既直接又精準的觸達用戶的銷售方式,來普及產品的認知度,進而提升小熊品牌在消費者、特別是在已經成為消費主力軍的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
前端銷售數據完成用戶畫像、用戶畫像覆蓋線上人群的精準營銷、精準營銷提升前端銷售數據,并在此相輔相成的循環上指導后續研發的功能與方向,小熊已形成前后端的正向閉環輸送。
在時代的長河中,沒有企業能夠確保自己一直站在浪潮之巔,只有一直保持敏銳的市場反應力,堅持創新,便能夠踏浪前行、成就偉大。作為創意小家電行業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并已在小家電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小熊電器,在加速轉型變革步伐后能否再次樹立小家電行業的翹楚,十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