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力,小熊電器用數字化鏈接企業與用戶
去年疫情嚴峻之時,也是小家電市場“輝煌”之時,在整體家電行業尤其是大家電市場份額遭遇萎縮的環境下,以小熊電器為代表的小家電憑借“宅經濟”異軍突起。然而,在國內疫情形勢轉好的2021年,小家電行業卻開始出現“降溫”現象。
挑戰當前,企業唯有更加深入洞察消費者需求。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也曾表示:“商業的根本在于讀懂消費者信號、洞察消費觀念的變化趨勢。越是市場波動,就越要回歸到原點去思考問題,思考消費者在哪里,他們想要什么,推出遠超預期的好產品。”
如何持之以恒獲得目標群體的“歡心”?小熊電器選擇加大研發力度,并用數字化工具為用戶畫像。
三級研發支撐,研發費用超一億
“以技術為驅動”是小熊一直以來的堅持。據其年報數據顯示,2018-2020年,小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分別為4739萬元、7651萬元和1.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49.02%;研發人員由2018年的138人增長為2020年的319人,包括從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工程技術等各方面的全方位人才。
2017年,小熊電器建立用戶研究和體驗中心,當年就提煉用戶需求或創新概念100多個;2020年,“三級研發體系”也建立成型,一級研發傾向于基礎型和原創性的產品研發;二級研發更多針對近期市場的需求;三級研發更多做與制造結合的改良和快速反應的項目。
在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下,小熊平均每3天就有一款新品上市,目前,小熊已有超過60個產品品類、500多款產品型號的產品對外銷售。
以用戶畫像為支撐,不斷擴充產品品類
作為較早一批進入互聯網的品牌,小熊電器通過“消費者大數據”與“線上經銷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數字化矩陣,并為自身的產品優化、市場擴張提供了充足動力。
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小熊電器在研發上的抓手最終凝結為一個個用戶畫像標簽:先從一個百萬級人群體量開始,精準細分至20萬人左右,然后重新傳回大數據庫內進行人群思路驗證,一般放大40倍左右將重新達到百萬級人口體量市場,從而幫助企業快速找到市場。
據悉,小熊電器目前已有多個用戶畫像標簽分類,未來將持續深化用戶運營。“我們會根據用戶的年齡增長還有社會的變化,不斷豐富和拓展用戶畫像。” 小熊電器數字營銷部營銷總監劉泰華說,這也是小熊電器自成立以來一以貫之的經營理念。
圍繞核心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小熊電器還在不斷擴充產品品類。目前,小熊電器將全部小家電產品分為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和其他小家電,后兩類正包括小熊電器近年來重點發力的新品類——個護用品和嬰童用品,包括蒸臉儀、補水儀和電動輔食料理棒、寶寶輔食機等。這也讓小熊電器的產品線幾乎與主打消費群體——女性群體的需求構成一種閉環。
以用戶需求丈量和打磨適合用戶的產品,讓創意小家電成為人們輕松、愉悅品質生活的載體。作為創意小家電領導品牌,小熊電器不斷運用大數據生態,悉心鉆研用戶畫像,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為行業帶來新的視角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