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下的工業管理軟件崛起之路
工業軟件是現代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靈魂”,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我國工業軟件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規劃》提出要聚力攻堅基礎軟件、重點突破工業軟件等任務部署,將工業軟件與基礎軟件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為“十四五”重點補短板的領域。未來5-10年,我國工業軟件基礎能力有望得到進一步夯實,國產工業軟件關鍵技術有望得到有效突破。
一、當今發展格局下,國產工業軟件路在何方?
工業軟件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幾十年工業信息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進程,工業軟件已經滲透到制造業各個環節,支撐著制造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組裝測試、售后運維、遠程服務等各環節信息化建設。同時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時代的到來,工業軟件又將定義設計、研發、制造、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全過程,成為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主要力量和關鍵要素。可以說,沒有工業軟件就沒有工業的數字化轉型。在這一背景下,國產自主工業軟件必須加快崛起的步伐。
然而在推動工業軟件前進的道路,我國不斷遭遇“卡脖子”的難題。長期“重硬輕軟”的模式,讓國產工業軟件失去了一定的沉淀與積累。作為多學科知識融合的智能工具,工業軟件的技術門檻高,開發周期長,前期投入大,沒有十年功夫,做不出一款好工業軟件產品,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為此,國內的工業軟件企業大都“九死一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工業軟件是中國制造邁向世界制造強國之路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唯有沉潛深耕,方能厚積薄發,一朝亮劍!
二、工業軟件領域迎來政策“春風”
產業政策是工業軟件發展的重要引導與促進力量。今年以來,國家政策對工業軟件的發展重視程度空前。
2021年2月,工業軟件首次入選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專項,標志著工業軟件已成為國家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戰略部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聚焦自主創新,強調企業主體作用,含金量足、支持力度大。
以上種種表明,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已經成為一項“國策”。在政策的加持之下,國產工業軟件也將加快崛起,探尋實現彎道超車的破局之法。
三、工業管理軟件異軍突起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可以預見的是,工業軟件發展將迎來拐點。但工業軟件長期形成的積弱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值得欣慰的是,在工業管理軟件領域,經過二十多年制造業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的“沉浸”,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通過先應用再研發的模式,國內工業管理軟件已經異軍突起。
勇于承擔發展使命,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行ERP實施服務的企業,成立于2005年的賽意信息,是中國工業管理軟件企業崛起的典型。公司成立之初,就前瞻性布局工業管理軟件領域,經過16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企業數字化服務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領軍企業之一。
在工業管理軟件領域,賽意信息深度結合國內離散型制造業的流程規范及企業實際需求,自主研發8大工業管理軟件產品以及工業管理軟件套件SMOM。基于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的設計理念打造智能制造運營管理平臺,SMOM以計劃排程、物流管理、生產管理、品質管理、設備管理、運營管理六大核心業務模塊為主體,為企業提供集供方協同門戶,企業內計劃協同平臺、生產與制造執行管理平臺,自動化的數據采集,設備集成與監控管理,全過程的產品信息追溯,智能化運營管理于一體的信息化解決案,推動制造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賽意信息自主研發的工業管理軟件產品具有本土化、集成性強、可定制化實施的特點,有非常強的可擴容性,能與本土企業的實際生產場景高度吻合,成為行業認可的“質優價美”的“本土化”工業管理軟件,在國內頭中部客戶中應用并得到了肯定和好評。
“以行業為牽引”,賽意信息重點拓展和布局23個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裝備制造、快消品、電子、家電、家居、PCB等行業積聚和沉淀出豐富的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品解決方案,形成“標準平臺+行業套件包+配置化服務”的業務模式。
以裝備制造行業為例,在國內某大型裝備制造工廠,賽意信息實施了SMOM系統,貫通SAP、PLM、WMS、條碼、工位計算機、電子看板、DNC等系統和工具的精益生產管理平臺,成功將其打造成裝備行業數字化工廠應用典范,開創了國內高端大中型節能電機領域智能制造的先河,引領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目前,賽意信息已經為華為、美的、平安、碧桂園、立白、歐派家居等1000+家行業標桿型客戶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服務,在賦能制造產業數字化轉型上成績斐然。
新征程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十四五”時期兩化融合的主要任務。作為國內領先的企業數字化賦能者,工業管理軟件踐行者,賽意信息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繼續深耕工業管理軟件領域,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推動兩化融合走深向實,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