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釋放“兩區”建設政策疊加效應
北京“兩區”建設高位開局
“兩區”建設是中央賦予北京在探索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中更加重大的歷史使命,是在新發展階段,既面向特定領域又面向特定區域的高質量集成開放。“兩區”建設啟動以來,北京市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了大量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實現了高位開局。
率先實施全國首創首批政策
“兩區”建設,不僅是招商引資的政策紅利,而且是在制度創新體系和長效開放機制方面形成示范的集成創新。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形成了一批全國首創的突破性政策、創新經驗和案例。“兩區”建設啟動以來,先后率先實施了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的“報備即批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等一批全國首創、首批的政策,促成了眾多優質項目落地,初步建立了一批創新性機制,為進一步提高北京對全球資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加快探索在新形勢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奠定了良好基礎。
構建精簡高效管理體制
“兩區”建設,構建了精簡高效、權責明晰的自貿區管理體制。加強自貿區建設的市級層面管理統籌。成立市級層面的保稅區管理機構,理順市區兩級自貿區管理體制,在各區成立自貿區組團專門管理機構,強化組團管理機構協調和服務職能,集中行使行政審批權,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提高組團管理行政效能,推動自貿組團建設發展各項工作落地。同時加強“兩區”管理人員專業化建設,將“兩區”相關專業知識納入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圍繞“兩區”建設需要有計劃舉辦金融服務、國際貿易、大數據管理等“短精特”專題培訓班,幫助“兩區”管理人才夯實理論基礎,開闊眼界格局,補齊能力短板。
營造“類海外”生活氛圍 加快集聚國際化領軍人才
人才是推進“兩區”建設的關鍵因素。在專業人才方面,“兩區”建設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化領軍人才。探索境外專業人才備案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境外專業人才職業資格認定目錄和執業備案管理辦法,通過備案制的方式對境外專業人才的職業資格和從業經歷進行認定,鼓勵金融、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領域具有目錄內職業資格的境外專業人才經備案后在自貿區內從業并提供相關專業服務,推動相關領域人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同時,聚焦國際人才的健康醫療、子女教育、創新創業等需求,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營造“類海外”生活氛圍。
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搭建新平臺 推動三地自貿區優勢政策共享
探索建立京津冀三地自貿區優勢政策共享機制。推動產業共建,探索京津冀自貿區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機制,通過建立總部-生產基地、園區共建、整體搬遷等方式,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協同聯動,實現產業鏈的協同;推動京津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協同發展,構建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的陸海空口岸體系。推動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京津冀自貿區標準化信息共享平臺,將三地自貿區企業的信用等級、經營情況、人才信息等數據實現開放共享。推動機制共建,健全完善京津冀一體化征信體系,探索建立通關審批、檢驗檢疫、物流服務監管互認制度。
編輯: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