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安格斯黑牛核心種群入駐蘭考
12月13日,勝偉集團從海外基地引進的500頭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可繁母牛順利解除國內隔離,入駐勝偉蘭考鹽堿地肉牛產業園。
據悉,此次入駐的500頭純種安格斯可繁母牛均在12-18月齡,每頭牛均具有安格斯牛協會出具的系譜證書,具備卓越的種用價值。下一步,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將對這批優質可繁母牛做同期發情準備,利用安格斯南美冠軍種牛凍精及胚胎,依托OPU-采卵、IVF-體外受精、ET-胚胎移植等種牛快繁技術,迅速推進鹽堿地安格斯黑牛種群擴繁。
這是勝偉集團蘭考產業園項目引入的首批種牛,對迅速推進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核心種群擴繁,促進蘭考當地農業結構由單純種植向更高效種養結合模式調整,帶動更多農戶養殖良種肉牛增收,加快鄉村振興進程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循著焦裕祿的足跡,勝偉放牛郎扎根蘭考
歷史上,蘭考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長期深陷貧困泥潭。50多年前,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干部群眾,與鹽堿、風沙、內澇三大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即使積勞成疾仍堅持奮斗到生命最后。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精神猶如一座豐碑巍巍矗立,成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廣大領導干部艱苦奮斗、執政為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2014年,將蘭考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系點。
近年來,蘭考縣持續弘揚焦裕祿精神,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在全國率先脫貧,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位居河南省縣域前列,具備示范引領縣區更好發展的現實基礎,但鹽堿、沙化仍然是蘭考縣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
當前,蘭考縣優質飼草種植達12萬畝,資源較為豐富,全縣肉牛存欄約6.2萬頭,肉牛暫未形成產業,急需引進生產效率高的肉牛品種,搭建專業化、標準化的肉牛產業化生態鏈。
如何在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前提下,高效綜合利用鹽堿地資源,將生態劣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蘭考縣政府經多次實地考察、溝通洽談,確定勝偉集團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為契合之選。
勝偉集團成立于2003年,以“讓鹽堿地綠起來,開創堿地美好生活”為使命,矢志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投資、開發、運營一體化賦能商”,是“國家鹽堿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鹽堿地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理事長單位。集團及下屬企業先后被授予“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榮譽稱號。
勝偉人以新時代鹽堿地上的放牛郎自比,秉持堅定執著、奮斗擔當的放牛郎精神,深耕鹽堿地領域近20載,擁有800余項鹽堿地領域技術專利,已完成鹽堿地復育30余萬畝。勝偉集團依托鹽堿地復育和肉牛良種繁育兩大優勢,在全國首創了“鹽堿地肉牛產業園”發展模式,在鹽堿地區域構建安格斯肉牛“引、育、繁、推、服”一體化全產業鏈,實施創新驅動、現代服務、業務協同于一體的鹽堿地肉牛產業發展戰略。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占地幾百畝到幾千畝不等,有邊界無圍墻,規劃“安格斯肉牛良種繁育基地、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基地、飼草生產加工基地”三位一體,該模式可以從四個維度解析:
一是鹽堿地高效綜合利用。
形成“鹽堿地復育——抗鹽堿牧草種植—堿地黑牛養殖—有機肥生產-鹽堿地改良”的循環模式,搭建“種養加”高效資源利用體系。鹽堿地土壤復育后,研發、種植高能抗鹽堿牧草,科學改進飼草配比,用于飼喂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對肉牛養殖中產生的糞便,采用國際先進的分子膜好氧發酵腐熟技術,制備生物有機肥用于涵養鹽堿地,實現農牧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二是搭建鹽堿地安格斯黑牛高端肉牛品種核心種群。
園區內打造種牛繁育中心、養殖小區和育肥場,從國際高端安格斯牛種質源頭切入,引入擴繁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核心種群,占據“全球肉牛全產業鏈”上游和價值鏈高端,推動國內肉牛產業升級換代。
三是形成肉牛行業高精尖人才集聚地。
在生產單元聚集的背景下,吸引堿地黑牛防疫、飼喂、繁育領域精英人才集聚,打造肉牛產業人才賦能孵化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四是產業鏈環節的聚集。
集聚肉牛育繁場、牧草生產基地、育肥場、飼料廠、有機肥生產廠、聯農帶農合作平臺、屠宰場、冷鏈運輸、電商平臺等,可形成百億級以鹽堿地安格斯黑牛為特色的生態產業鏈,極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利國利企利民,得到了政府及行業的高度認可,是鹽堿地行業發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將為蘭考帶來什么?
鹽堿地生態高效綜合利用
蘭考鹽堿地存量較大,鹽堿地區域缺乏適宜栽培農作物品種和畜禽養殖品種,產業價值鏈薄弱。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以鹽堿地生態保護為根本,依據土壤鹽堿含量與水鹽動態變化規律,培育優質抗鹽堿高能牧草和生態草,形成“鹽堿地復育—抗鹽堿牧草種植—堿地黑牛養殖—有機肥生產-鹽堿地改良”的循環模式,打造“黃河草帶”草-牧-園能量物質流動的全新生態草牧業發展模式,能夠打破蘭考鹽堿地區域發展的瓶頸制約,緩解區域綠色發展與傳統農業產業轉變的矛盾,實現鹽堿地生態資源綜合高效利用。
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勝偉集團蘭考鹽堿地肉牛產業園項目,將在蘭考各級政府引領下打造“勝偉鏈主企業+黨支部領辦村集體+養殖小區+養殖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村社企”合作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產業的特色肉牛產業新農村,促進村集體增收,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實施“千、萬、十萬”安格斯肉牛育繁工程,即在蘭考縣選10個鄉鎮,一個鄉鎮選10個村,一個村建設100畝地的養殖小區,一個養殖小區1000頭牛,形成1000頭牛一個村,一個鄉鎮10000頭牛,蘭考10萬頭牛的肉牛產業。建設完成以后,每年可出欄肉牛10萬頭,生產牛肉6萬噸,梯次精深加工后可達到100億產值,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可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實現共同富裕,助推蘭考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養“合同牛”帶農增收
產業園將在蘭考開展合同牛聯農帶農模式,帶動農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勝偉產業園生產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大寶揣”,通過合同牛聯農帶農模式,將“大寶揣”帶犢母牛交給農戶飼養,并為農戶提供包括防疫、飼料、繁育(配種)等在內的“七統一”保姆式服務。農戶生產的犢牛,勝偉以協議保護價格回收,母牛生產3胎后原價回收母牛。期間各環節全程由保險公司承保,可有效解決農戶養殖肉牛的風險及資金問題。
一般情況下,鹽堿地安格斯可繁母牛每年可生產一胎,刨除成本,每頭牛可為養殖戶帶來5000-8000元收益。以50頭牛為例,養殖戶每年可通過勝偉“合同牛”聯農帶農模式實現收入25-40萬元。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蘭考地處豫東平原上九曲黃河的最后一道彎,是典型的黃河流域縣域。黃河流域生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弱,生態脆弱區分布廣、類型多,勝偉集團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可因地制宜,以抗鹽堿牧草提高土地增量,發展鹽堿地肉牛特色產業,實現黃河流域鹽堿地資源綜合高效利用,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有助于形成生態共治、環境共保、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格局,對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0月,在東營黃三角農高區視察時強調,黃河三角洲無論是生態保護還是農業開發,都有戰略意義。
我國約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可利用的約有5.5億畝。鹽堿地大有可為,用好鹽堿地,以抗鹽堿作物提高土地增量,發展肉牛產業,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勝偉集團——鹽堿地上的放牛郎,將在“焦裕祿精神”的引領下,在蘭考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依托蘭考黃河流域鹽堿地生態資源的獨特優勢,以放牛郎的樸實擔當,綜合高效利用鹽堿地資源,為蘭考經濟發展和生態改善持續蓄能,加快蘭考鄉村振興進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解決我國“種子”與“耕地”的卡脖子問題,構建鹽堿地肉牛全產業鏈。
勝偉集團成立于2003年,以“讓鹽堿地綠起來,開創堿地美好生活”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區賦能商。
勝偉集團是“國家鹽堿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鹽堿地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理事長單位,擁有鹽堿地核心技術專利800余項,鹽堿地技術專利數量與質量全球領先。其中,鹽堿地治理“六維復育系統”被科技部認定為科學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20年來,勝偉集團不斷吸納科研團隊及資源。集團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土壤學家趙其國為首的鹽堿地復育技術專家團隊;中國生態學學會秘書長歐陽竹為首的抗鹽堿植物研發團隊;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曹兵海為首的優質種畜研發、繁育技術專家團隊,不斷將國際一流的土壤復育、肉牛育種、基因工程等先進技術整合應用。
勝偉集團已完成鹽堿地復育30余萬畝,并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合作“海水稻”項目,完成陜西延安、黑龍江大慶、浙江瑞安、山東東營等多處種植基地復育工作。
勝偉集團與南美知名跨國企業合作,引進阿根廷安格斯冠軍牛種質,打造堿地黑牛純血家系核心種群。
勝偉集團在全國首創“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園區規劃“安格斯肉牛良種繁育基地、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基地、飼草生產加工基地”三位一體。
產業園致力于做大做強安格斯堿地黑牛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聚集產業要素,創新肉牛產業聯農帶農機制,打造新農民創業創新孵化器,以產業園為抓手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真正解決國內“種子”與“耕地”的卡脖子問題。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解析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占地幾百畝到幾千畝不等,有邊界無圍墻,該模式可以從四個維度解析:
一是鹽堿地高效綜合利用。
形成“鹽堿地復育——抗鹽堿牧草種植—堿地黑牛養殖—有機肥生產-鹽堿地改良”的循環模式,搭建“種養加”高效資源利用體系。鹽堿地土壤復育后,研發、種植高能抗鹽堿牧草,科學改進飼草配比,用于飼喂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對肉牛養殖中產生的糞便,采用國際先進的分子膜好氧發酵腐熟技術,制備生物有機肥用于涵養鹽堿地,實現農牧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二是搭建鹽堿地安格斯黑牛高端肉牛品種核心種群。
園區內打造種牛繁育中心、養殖小區和育肥場,從國際高端安格斯牛種質源頭切入,引入擴繁鹽堿地安格斯黑牛(堿地黑牛)核心種群,占據“全球肉牛全產業鏈”上游和價值鏈高端,推動國內肉牛產業升級換代。
三是形成肉牛行業高精尖人才集聚地。
在生產單元聚集的背景下,吸引堿地黑牛防疫、飼喂、繁育領域精英人才集聚,打造肉牛產業人才賦能孵化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四是產業鏈環節的聚集。
集聚肉牛育繁場、牧草生產基地、育肥場、飼料廠、有機肥生產廠、聯農帶農合作平臺、屠宰場、冷鏈運輸、電商平臺等,可形成百億級以鹽堿地安格斯黑牛為特色的生態產業鏈,極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
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模式利國利企利民,得到了政府及行業的高度認可,是鹽堿地行業發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當前,勝偉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已投建濰坊、東營、蘭考三個項目,已培育出“堿地黑牛”、“堿地綿羊”、“易見鮮”、“堿悅”等鹽堿地特色產品品牌,以綠色、安全、健康等特色,形成了鹽堿地上的獨特風味。
勝偉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復制“鹽堿地肉牛產業園”,助力解決國內“種子”和“耕地”的卡脖子問題,將鹽堿地變成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創造更多的生態福利和綠色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