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養殖企業“壓力山大”,聯農會助力走出困境
縱觀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從豬價數據來看,整體呈現大降后反彈趨勢,外三元出欄均價由1月1日的36.98元/公斤下滑至9月30日的10.40元/公斤,之后漲至11月底的18.13元/公斤。但目前仍處于“豬周期”的下行周期。
對此,農牧產業互聯網平臺“聯農會”創始人黃濤表示,從當前的市場供需變化和大的消費環境來看,生豬養殖已經進入拼成本、品管理的時代,中小養殖企業唯有精耕細作才能逆勢而生。
聯農會成立于2019年5月,是一家專注于為養殖戶服務的農牧產業互聯網平臺。黃濤介紹,在我國的養殖市場中,中小養殖戶占據了大多數,他們以粗放經營為主,生產方式相對落后,導致高人工投入、高生產資料投入、疫病多發,而且難以應對市場風險。經常大賺大賠,一夜回到解放前。聯農會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幫助廣大養殖戶解決以上問題。
具體而言,聯農會主打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理念,通過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通農牧產業鏈的生產資料、養殖過程、產銷出口等環節,解決產業鏈各環節的痛點,幫助養殖戶實現“買的省、養的好、賣的貴”。
首先是買的省。聯農會從產品技術研發開始,通過在線化和數據化,提升產品流通效率,優質生產資料從工廠直達用戶,降低養殖戶生產資料投入成本。
其次是養的好。這包含兩方面,一是自上而下建立高效的動保技術服務體系,比如,通過微信群問診、小程序一對一視頻問診、直播問診等,提升服務效率,為養殖戶提供全天候的技術支持。二是自下而上,收集問診和培訓等環節產生的各種問題,建立養殖數據庫、疫病數據庫等數據庫,以此助力智能化養殖。
最后是賣的貴。在聯農會的服務下,養殖戶的養殖過程會得到進一步規范,產品品質會得到有效提高,加之養殖成本的降低,養殖戶的收益也會相應提升。
目前,已經有近60萬養殖戶享受到了聯農會的服務,遍布河南、河北、山東、安徽、山西、陜西、江蘇、四川、湖南、廣西等省份的300多個縣(市)。
胡書杰是來自河南新野的養殖戶,他告訴記者,自己做養殖第一年就成為了聯農會的用戶,作為一個養殖新人,“真是感覺,要不是咱聯農會的幫助,很可能上一把我都趴下了。”
黃濤說,成本、風險和收益是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聯農會的服務就是圍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量身定制。特別是在當下的市場下行周期,養殖戶更需要一個平臺幫他們保駕護航。”
例如,在河南南陽有一家10萬頭母豬規模的生豬養殖戶,是聯農會的客戶之一。通過聯農會的集采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僅飼料成本一個月就能節省10%-30%。
據了解,聯農會曾于2020年7月獲得來自比亞迪創始人之一的夏佐全的投資。
夏佐全曾在1994出資30萬元投資比亞迪的王傳福,成為比亞迪的第三大和股東,并加入比亞迪成為創始人之一。如今已獲得數百億的投資回報。
正軒投資認為聯農會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不僅幫養殖戶解決了問題,而且也能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順應了鄉村振興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