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灿?建功新時代——藝術家吳有勝作品欣賞
吳有勝,字游圣,號猷晟軒主人, 國家一 級美術師,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 心會員,生于一九七四年,啟蒙于紅旗中學,后習術于今黃岡師院,復修文于武漢大學,歷三十余年而不更,擅長油畫,兼攻書法國畫,對新古典油畫人物頗有研究,對西方繪畫心往手追,傳統書畫之基亦猶為深厚。當下,更是對中國大寫意山水及抽象表現主義繪畫表現出濃厚興趣,對中國畫家趙孟 、王蒙、徐渭、八大山人、石濤、傅抱石、林風眠、劉海粟、吳冠中、趙無極、朱 德群等繪畫藝術大 師以師事之,努力探索將中國畫的傳統藝術精神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繪畫表現形式上的自 由奔放及個人風格完美融 合的藝術表現形式,中西藝術的融 合其本質是中西文化的融 合,由于中西文化藝術的差異,必然要在中西文化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及矛盾中去尋找融 合的支撐點,誠如吳冠中所言“我有兩個觀眾,一是西方的大 師,二是中國的老百姓” “藝術到高峰時是相通的,不分東方西方” “一百個齊白石都不如一個魯迅”“風箏不斷線,看上去,這是關于‘形式美’與‘抽象美’之間內在聯系的一種闡述,實則它強調的是:藝術創作再怎么創新,再怎么放飛自我,都不能遠離現實生活”,“筆墨等于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不要被筆墨技巧所奴役,石濤謂無法之法乃為至法”等都是對中西藝術融 合的感受與總結,斯人已逝,藝術終要繼續,這是我輩的使命,我將繼續完成中國當代文人水墨畫與西方現當代油畫完 美融 合的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 民,不負藝術,不負丹青。
丹青諳玄機 畫論言真諦
——著名畫家吳有勝
畫家的實踐與思想是支持大 師涌現的重要基礎,唯有畫畫的實踐積累,不能作出美術思想的提煉,畫到最 后方是畫匠。畫畫只有理念思考,沒有實踐驗證,畫到最 后無有實證,難有功績。當代著 名畫家吳有勝先生之所以走在成就大 師功勛的道路上,取得了日益隆重的藝術影響力,究其原因,既是他愿意把畫論與實踐兩條道路,融為追求畫道真諦的一條正大路徑!他既是一位實踐能力很強的畫家,還是一位精研覃思畫論的藝術思想家,一身兩翼,讓他在畫壇攀飛得境界極 高,成為當代美術的中流砥柱!
從畫法畫種的寬度上來看,吳有勝凡所有畫,都無所不能畫!西方之畫,一概能為,古典主義的肖像作品,形神兼備,無可挑剔。抽象畫法肖像,越看越有滋味。中國之畫,精益求精,諸法皆熟。這就讓他的美術功底有了中西可觀兩個方向上的視野,既有傳統書畫的修養,也有非凡的放眼觀世界的博廣。
這種美術修養境界,同質于吳冠中大 師的所作所為。當是中西文化融作而修畫道的新先鋒。所以他很信奉吳冠中大 師的畫論,言之所畫一是面向西方藝術大 師,二是面向中國的百姓。于是,吳有勝的畫兼具國際藝術的獨特品質,也有不脫離大眾審美的精氣神。比如你看他畫的樂山大佛,在西方美術大 師的眼里這必然是東方文化的盛觀驚奇。在中國觀眾的審美視界里,則是儒釋道三門合成的惟妙惟肖!讓一幅作品的文化體量可以包含東西,這實在是畫之有道的證見!
在水墨映道的探究中,吳有勝的畫論與實踐更是勃勃生機,創作出了大量的帶有藝術創新屬性的高 貴作品!他把西畫的抽象表現主義與中國畫的意象法則是揉合在一起,試圖讓濃墨重彩的畫題畫質產生全新的觀感,既要看得懂,又要看得妙!很明顯,這種藝術試圖在他的探索中找到了落腳點,并且不斷開拓,形成了吳派風格的顯著特征。比如他用濃墨重彩洇湮山水氣象,全程沒骨而畫,通過精妙的潑墨潑彩,來表現東崖復沓,西峰崢嶸,不但有氣韻生動的審美之妙,也有如詩若詞的文化之真。
丹青諳玄機,畫論言真諦。在這樣的山水里游目騁懷,果然是心靈渡化的視覺盛宴,也是澄懷觀道的修行體察。中國畫的意象大道至簡,參意了油畫不失其形的抽象(或者說是輕抽象)又讓人能夠看得懂,這才是當代中國畫走向國際舞臺,擁有國際范兒應該有的底氣!吳有勝的畫之所以聲名鵲起,成為當代美術的一面旗幟,與他非凡的美術思想和卓 越的文化實踐密切相關,所謂大 師既是思想之大,亦是實踐之豐的結晶!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國澳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