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湖·遇見福】
世界瓷都·玉湖筑福
【玉田湖·遇見福】人水和諧·玉湖筑福-中陸文旅助力打造新時代“福”文化旅游區暨濕地生態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時代經典
——景德鎮玉田湖景區總體規劃成果匯報贏得贊譽
“玉田湖,遇見福”,到美麗的玉田湖尋找屬于你的福源、福運,福氣,品享縱情山水、養身養心、真愛相伴、家庭和美、兒女上進的滿滿幸福。這是中陸文旅為景德鎮玉田湖景區提質升級量身打造的全新旅游體驗。也是中陸文旅為當今中國乃至世界濕地旅游開發所創下的新實戰經典。
2022年5月6日上午10時,《景德鎮玉田湖景區發展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項目初步成果匯報視頻會議在景德鎮市水利局召開。景德鎮市水利局局長陳忠豪、副局長曹興偉、二級調研員葉玉成等局領導,及景德鎮市玉田水庫管理處主任陳剛、黨總支書記張武安、玉田水庫擴建項目部副主任張武平等有關人員到會聽取了南京中陸必得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玉田湖景區發展總體規劃專題課題組所做的此項《規劃》初步成果的詳細匯報。
(視頻會議)
(景區照片由玉田湖水庫管理處提供)
景德鎮玉田湖國家濕地公園——玉田湖景區緊鄰“世界瓷都”景德鎮市。因其山清水秀,濕地豐潤而成為鴛鴦候鳥遷徙越冬的棲息地,也成為景德鎮及周邊城市游客喜歡的休閑游憩地。更因景區依托于1958年建設的新中國首批重要水利樞紐工程——玉田水庫而開發,讓景區原本豐富的湖景濕地生態資源更融入了老一輩中國水利人鑿渠筑壩,興修水利的歷史文化基因,其資源稟賦及發展條件極其豐厚與優越。
中陸文旅規劃團隊緊緊抓住景區的資源特點,以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市場需求及產業發展為導向,充分整合項目區的自然、人文、產業等各項資源,著力打造文商農旅體養融合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與“實現全民健康加小康”的兩康理論協同踐行、文旅發展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的新時代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景德鎮樣板。
(產品體系架構)
《規劃》針對玉田湖景區獨特的資源及發展優勢,推出“玉田湖,遇見福”,的主題概念,并以“玉境福源”的功能及形象定位重點打造“玉湖觀光——縱情山水之福;愛島相約——真愛相伴之福;康谷度假——身心健康之福;原鄉休閑——家庭和美之福;濕地科普——兒女上進之福”的“福”文化體驗性旅游項目。為游客打造一個到玉田湖尋找幸福、感受幸福、記錄幸福、炫耀幸福的“遇福之旅”。且更將老一輩“興修水利,造福人民”的歷史印記、豐功偉績和奮斗精神以新時代文旅開發的形式加以保護、繼承和發揚,延續我黨跨越時代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造就福祉的核心理念。體現習總書記“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和“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重要思想。從“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精神弘揚”三個層面打造中國首個“福”文化主題旅游目的地。以新時代福文化旅游樣板的打造,構建新時代幸福生活的樣板,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總體規劃平面圖)
(水利科教館與濱湖觀景平臺)
(玉田湖景區大門)
《規劃》從定位、空間、創意、項目、產品五個角度進行頂層規劃與設計,構筑“一心、一核、五區、兩帶”的功能結構與空間布局。針對各功能區的資源特色,構建“濕地觀光、生態康養、休閑度假”三類特色項目和“品牌引領、項目支撐、運營推動”三大創新模式。通過創新文旅項目,合理空間布局、豐富旅游業態、健全文旅要素,強化景觀表現、提升服務品質等,打造全國水利系統文旅發展的創新樣板。構建以水利、水文化為資源基礎和精神內涵的人水和諧共生、文旅融合發展的國家高等級濕地旅游景區(近期創成4A級)、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和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并在中遠期將玉田湖打造成為世界級旅游景區。
(科教館展陳內容策劃)
景德鎮市水利局局長陳忠豪以“專業、豐滿、精準、合理、接地氣”等五個關鍵詞對《規劃》的成果予以高度評價。認為《規劃》方案“主題鮮明、方向明確、思路清晰,主線突出、設計新穎,且與項目地的各項上位規劃和玉田湖景區原有的規劃設計進行了合理銜接,避免了浪費和重復建設,具有極強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與會的其他領導也對《規劃》成果給了充分肯定。
(玉窯改造效果)
撰稿:王寧生 周子雄/審閱: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