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康一生溫度:讓優質護理,只有開始沒有盡頭
在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急診科,因為患者情緒上頭的一句話,讓護士彭春梅、黃平久久不能平靜。為了能和患者感同身受,他們發起了“約束體驗活動”,重新優化約束使用流程,約束使用率有了明顯下降。
從“讓老人病房沒有老人味”到“家一樣”的優質護理服務,幾年間,盈康護理院理念不斷迭代升級,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金標準”。
在海爾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的醫療服務理念里,核心是“病人”,在“醫患合一”模式的引領下,醫護充分發揮自主性,提高服務品質,為患者創造最佳的就醫體驗。
因為患者一句“情緒話”
所有護理姐妹們都來體驗“被約束”
在急診和ICU救治中,經常會為患者留置氣管插管、胃管、中心靜脈輸液管以及尿管等等,臨床護理中會給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正是為了避免因活動幅度過大而造成管路脫落。2021年平安夜,四川友誼醫院急診接診了一位腦出血且情緒異常激動的老年患者,護士彭春梅、黃平對其進行保護性約束的常規護理操作時,卻意外遭到患者激烈地抗爭,甚至成為了病人口中的“魔鬼”。
“當我戴上燕尾帽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作為護士,彭春梅和黃平深知保護性約束是為了保證患者安全。但作為一種強制性的護理手段,保護性約束也的確限制了患者的肢體,在很多情況下,因為約束不當、約束時間過長也會對病人造成皮膚破損、壞死甚至感染等傷害。
患者抗拒的這一幕,讓她們久久不能平靜。“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在彭春梅、黃平的帶動下,科里開展了以降低患者約束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護士們分工查閱了大量文獻、標準,對改善前實施保護性約束的原因進行分析等,查找出了目前存在同理心缺乏、專業知識缺乏和管路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僅20分鐘,體驗者就不能忍受了。兩小時后,大家說被約束的時候太絕望了。”為了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她們又在科室發起“約束體驗活動”,所有的護理姐妹都來了,大家親自體驗了一把被約束的感覺。正是有了這次活動,大家感同身受,學會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實實在在地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最舒適的護理服務。
現在,在四川友誼醫院,每天都會例行開展對患者留置管路必要性的評估,管道管理被納入了交接班的范圍。經過5個月的改善和效果評估,患者約束使用率有了明顯下降,而滿意度、舒適度則有了明顯的提高。
從“讓老人病房沒有老人味”
到“家一樣”的優質護理服務
“如何做到老年病房沒有老人味兒?”在盈康一生上海盈康護理院(下稱“盈康護理院”)提出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里早就有了成功的經驗:夯實基礎護理工作,勤通風、勤換、勤擦、勤洗,尤其注意老人皮膚皺褶處的清潔,擦拭要到位要輕柔。
2016年,盈康護理院首次提出“三位一體”管理模式。2017年至2018年,開始探索無味化管理和病區二級護理查房。然而,在徐涇鎮養護院(上海盈康護理院徐涇鎮分院)開院初期,上海許多護工公司對“三位一體無味化管理”不認可、不落地,隨著醫院快速發展,護理問題日漸顯露。在一次查房中,護理主任李艷掀開一位阿婆的被子,一股刺鼻的尿味撲面而來,多次與護工管理協調無果,無奈之下更換護工公司。之后,又從盈康總院調派護工管理老師下沉指導,護理部安排管理者定期檢查分析,嚴格落實“三位一體無味化管理”。
后來,李艷再去看望阿婆時,阿婆咧著嘴笑得像個孩子,阿婆說,“以前我從不敢把頭蒙進被子里,但是現在,來,你聞聞我香不香!”
“上海盈康護理院成立已12個年頭,從一開始40多名患者到現在近800名,從盈康護理院到現在的盈康護理集團,盈康的‘三位一體無味化管理’被肯定,被推廣。”李艷提到,2017年、2019年,盈康護理院多次獲得“上海市示范病區”的榮譽,連續4年在上海300多家護理院中一直保持著市老年護理質控前10名及區質控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盈康護理院也根據不斷迭代升級的護理服務特色,編制老年護理院護理服務規范,形成可復制、可輸出的標準,現已成功落地到白鶴、徐涇。
2022年初,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盈康護理院又再度開始探索“家一樣的感覺”,以無味化為理念,以用戶至上為目標,用一句問候、一絲微笑、一杯開水、一把攙扶等微不足道、點點滴滴的細節,來傳遞我們“家一樣”的優質護理服務。南丁格爾說過,“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如若沒有耐心的話語、細心的觀察、小心的動作,勢必學不到它的精髓。而優質的護理,往往只有開始,沒有盡頭。
“創優無止境,服務無休符。”在“醫患合一”理念之下,盈康一生將繼續圍繞用戶需求迭代,不斷滿足用戶在新形勢下的康養護需求,將愛和溫暖傳遞給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