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鹽——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寶庫
紫竹鹽是竹鹽中的極品。竹鹽是中國古代文明養生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竹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商秋伊尹時期,近代可追溯到1300年前葛洪時期。國家孤本文獻記載:“常食竹鹽者,可身輕如燕,羽化成仙”
紫竹鹽是以現代生物科技技術,將鹽、竹子、松脂、黃土通過科學配伍、煅燒,使其溫度達到1300~1400℃,形成鹽漿冷卻后,形成粉紫色鹽柱,破碎成粉末或顆粒。在溫度高達1300~1400℃時,其中的雜質全部被氣化掉,形成零雜質。同時,在溫度變化中物質結構及性狀發生改變,達到量子級(九烤以上含有2900多個能量團)、納米結構(2500~2700目),即能吃也能喝的一把好鹽。
2019年春天,在德國慕尼黑最好的試驗室,參與了世界上23款鹽的盲評,紫竹鹽獲得第一,其理由是零雜質。還可食用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且零雜質含量的一把最純粹的好鹽。2021年7月在華測進行了紫竹鹽成分含量檢測,其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含量非常豐富。
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是健康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礦物質、微量元素(金屬離子 )與酶結合,促進機體生化反應及幫助機體代謝。酶是新陳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蛋白質,而使酶活化的是礦物質。如果礦物質不足,酶就無法正常工作,代謝活動就隨之停止。
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過程是通過有序的、連續不斷的、有條不紊的、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來進行。這些化學反應如果在體外進行,通常需要在高溫、高壓、強酸、強堿等劇烈條件下才能發生。而在生物體內,這些反應在極為溫和的條件下就能高效和特異地進行。這是因為生物體內存在著一類極為重要的生物催化劑(biocatalyst)--酶(enzyme)。
食物是自然天地的載體,是我們獲取營養物質的來源。土壤健康就能產出健康的食物,有健康的食物才能有健康的生命。幾十年的非循環農業導致土壤礦物質元素嚴重流失,其中的金屬元素流失導致食物缺乏金屬離子,從而造成人體酶蛋白缺乏使其活化的金屬離子,其危害是導致人體酶系統中絕大多數酶蛋白活性下降,造成人體生化反應無法有效進行。進而導致細胞結構缺陷→細胞功能障礙→組織、器官、系統機能障礙→形成亞健康或疾病。
修復細胞結構缺陷,恢復細胞正常功能的技術路線,就是補充足量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金屬離子),激活機體上千種酶蛋白的活性,使機體消化、合成、代謝反應及能量轉化正常。
細胞的物質完整,功能正常,保證人體與自然母體之間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通暢,以及人體內部物質、能量和信息轉化正常,人才能有健康的生命。而機體的生化反應是健康生命的關鍵。
紫竹鹽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通過簡單的飲用及日常烹飪的使用,不僅補充了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而且使菜肴色、香、味俱全,并增加了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用紫竹鹽吃出健康,留住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