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核酸采樣屋的真實情況
街頭的核酸采樣屋,大家都見過嗎?
之前醫護人員在戶外做核酸采樣,都是搭個簡易棚子,夏天還要穿著厚重悶熱的防護服,但也無法完全杜絕交叉感染風險。
自從有企業做出了自帶正壓新風系統、高效過濾系統、智能消殺系統的空調核酸采樣屋,醫護人員的戶外核酸條件和安全性看似有了不少改善。
但前幾天,鄭州核酸采樣屋落地使用的第二天,就被吐槽上了熱搜——原因是質疑設計不合理,讓屋里的醫護人員蹲在凳子上采,讓屋外的市民扎馬步采。
最開始看到圖片我也覺得姿勢滑稽,但我見過真實的采樣屋,大家并不都需要這樣扎馬步采,采樣員從里面伸手是正好可以夠到嘴巴的位置的,可能面對的人身高不一樣就需要胳膊抬一下或者低一點。在媒體報道的現場圖里,絕大多數人采樣也都是正常站著的。
據專業人士介紹,核酸采樣屋設計的核心,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里面自帶正壓新風系統,始終高于外界30pa,且具備智能穩壓功能。可有效使內部空氣與外部隔離,實現0.3μm及以上的顆粒物過濾效率達99.999%,讓艙內達到ISO6級別潔凈度,這是行業內較高的標準;該過濾系統還可實現濾芯壽命智能檢測,當濾芯需要更換時,自動警報器便可發出提示。
針對民眾的吐槽,6月7日,采樣屋制造商海樂苗公司相關負責人通過媒體作出了回應,團隊已對產品進行優化,比如為醫務人員更換了有更大調節幅度的凳子、法蘭圈增加墊子、艙外為小朋友配備凳子等。
核酸采樣屋在進入鄭州之前,已在多地投入使用,此前從沒出現過關于設計尺寸的吐槽。為什么偏偏是鄭州的被噴上了熱搜?
溯源這件事的時間線,發現輿論的基點來自5月24號的大V爆料——河南這批采樣屋是以4.68萬一臺采購的,大家都覺得價格過高了,還有網友發了淘寶1000塊的鏈接,說跟鄭州采樣屋一模一樣,懷疑這其中是不是存在什么利益輸送的關系。前面預埋的爆料,催生了關注度,在6月1日投入使用這天跟著被吐槽的照片一起爆發了。
那么這個價格真的有問題嗎?
查了查媒體報道,國內做核酸采樣屋的生物安全企業有很多,大廠小廠都有,云南、江西等地也采購了采樣屋,供應商報價也在4w上下,當然也有便宜的,一些縣份采購預算報了大概2萬左右。淘寶的鏈接我也搜了一下,點進去發現大部分也都是定金價格,不是最終定價。
而它們之間的價格差異主要在于技術集成差別,好比手機外觀也可以做得很相似,但價格卻可以差10倍,只有拆開機子才知道個中零部件差異。但普通群眾看到的只是屋子的結構和里面的采樣人員,其中有多少技術含量,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這也是被質疑價格過高的主要原因。
面對價格的質疑,海樂苗負責人解釋稱,采樣屋不是普通的一個集裝箱+空調,它是一個生物安全防護設備,產品設計參考了生物安全柜產品相關標準和實驗室潔凈標準,內部有正壓新風系統、雙重過濾系統等31個產品和服務,且此次時間緊急情況下,有些服務需要開發或者采購后逐步配備,所以大家可能看不全。此外,核酸采樣自助登記系統及終端,集條形碼、二維碼、身份證識別于一體,具備語音播報、智能計數、自助登記等功能,實現一個醫護人員即可完成核酸采樣全流程工作。
但即便企業已經回應,民眾的埋怨聲仍然不止。所以大家吐槽的真的是核酸采樣屋嗎?其實歸根結底,大家是對疫情始終無法結束,看不到盡頭的抗疫路產生了厭倦和抵觸情緒,核酸采樣屋正好成了情緒的宣泄口。
很多人都在質疑是否有必要大規模地部署核酸采樣屋,認為勞民傷財。但客觀來看,正是因為基礎防疫軟件和硬件都不能及時應對大規模突發疫情的沖擊,才導致大規模封城和經濟停擺,以及對醫療資源的嚴重擠兌,所以國家需要不斷優化和更新基礎防疫設施。
核酸采樣屋是一種平戰、平疫結合的、必備的防疫基礎設施,而國家對此的規劃和建設應該并不僅考慮本次疫情。在新冠疫情中,采樣屋可以用來執行核酸檢測常態化,在其他疫情或突發情況爆發的時候,它又能迅速地轉換成矩陣式的應急集散中心。而在疫后的日常使用中,也可以用來進行居民體檢、便民血壓血糖檢測等。由此可見,無論是疫情時期,還是今后的城市生活,采樣屋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或合理性,并能逐步開發常態化使用功能,成為必備的城市基礎設施。
核酸采樣屋并不只是疫情時期下的特殊產物,但因為誕生時間不長,要在極短時間內在一個人口大省完成采樣圈的快速部署,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任何一個大型軟件的部署,都會出現很多bug,需要不斷地迭代升級,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出現問題后,政府和企業的優化措施。
河南核酸采樣屋目前是在鄭州先行試點,才落地一周,是不是要給政府和企業一點時間去優化措施,解決問題呢?一旦形成好的模式,提升了大家生活的便利,這個事情會不會就會變成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