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區云溪寺結緣法訊
重慶市大足區云溪寺位于大足區龍崗街道辦事處西門累豐社區三組瀨溪河邊焉家橋。云溪寺始建于宋朝孝淳宗年間(約公元1179至1182年間),由大足石刻創始人趙智鳳發起修建。相傳:大足石刻創始人趙智鳳5歲時在古佛巖出家,17歲時遵師父法旨出外參學。
于孝淳宗年間由榮昌返回大足,在途經西門時,見瀨溪河波濤洶涌巨浪滔天,并且當地村民還無緣無故掉落河里消失不見了。
趙智鳳大師聞此,遂生菩薩慈悲之心,駐足在此,化緣募捐修建茅棚。每天在此誦經拜佛參禪打坐,并親刻一尊石雕觀音供在橋頭,且親自為觀音像舉行開光點像。經過77四十九天以后,只見河水一天天消退恢復平靜,而周圍的村民也再也沒有發生掉落消失現象了。
趙智鳳大師走后,當地村民為了感謝趙智鳳大師的恩德,便把他打坐的茅棚修建起來,取名觀音廟并住進僧人。經過僧人和當地村民的努力,觀音廟被修建成為一個由山門殿,大殿,觀音殿,禪堂及兩邊廂房廚房為一體的宏偉寺院。當時占地面積8畝,建筑面積3800多平安米,常住僧人8人。在清朝末年遭受兵燹洗禮,寺院房屋被拆佛像被毀,只有觀音菩薩因為是石刻,當時的清兵怎么也毀不壞,一氣之下被推倒河里。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實,全國各地興起學佛高潮,寺院陸續得到恢復并住進僧人。累豐社區組織群眾修建焉家大橋,在修建途中一個工人突然從十多米高的地方掉到河里,被人們救起來后看見那個工人居然一點傷都沒有,而且據那個工人說自己掉下去的時候感覺好像被人抱住了。晚上包工頭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中有個人給他說:“今天白天你的工人掉落河里是我救的他。我把你的工人救了,你還是救救我吧,我被淹了很多年了。包工頭問你是誰,我怎么救你。那個人說我在焉家橋頭的河邊,你找人打撈就知道了”。
第二天包工頭便組織工人下河打撈,結果在焉家橋頭河邊打撈上來一尊石刻觀音。包工頭便帶頭組織化緣修建一個土地廟把觀音供奉起立,后來西門周邊的居士自發組織租用當地的土地修建了三門殿約100平方米。
2002周仁舉居士帶頭租用當地一畝土地修建了大殿和兩邊的辦公室及飯堂。
于2003經過大足縣民宗辦批準同意開放為佛教活動念佛點。
于2011年修建了觀音殿并舉行觀音殿落成開光法會,并由圣壽寺方丈普正大和尚更名為云溪寺。
2015年2月經大足眾居士邀請能勇凈慧法師入住云溪寺。
2015年7月任云溪寺管理委員會主任。
2017年3月升任云溪寺中興第一代住持!
添加微信結緣吉祥經抄經本
添加微信免費結緣手珠一串
https://lps.eqxiul.com/ls/YLI3BIVG?bt=yxy
打開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云溪寺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