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行呼吁加強數據防護 保障用戶信息安全
7月2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高管也分別處以100萬元的罰款。
據悉,本次處罰主要原因是滴滴公司存在違法收集用戶手機截圖信息,以及過度收集用戶身份、年齡段、職業、親情關系以及人臉識別信息、過度收集司機學歷及駕駛證信息等共8大類數據。在之前的網絡安全審查中還發現,滴滴公司存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據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風險隱患。
如今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各種方便的應用軟件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用戶的隱私帶來威脅,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層出不窮。網絡信息安全成了大數據時代社會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同為出行領域的人民出行共享電單車,在切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問題上尤為重視。據人民出行總裁胡北寒介紹,人民出行的投資方為人民日報社、人民網下屬企業,承建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國家應急數據中心、智慧黨建數據中心等多個國家大數據項目的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新時代大數據領域中的 “國家隊”, 人民數據將自身對數據的安全防護、合規確權等領先理念與豐富經驗傳承給了人民出行,使其成為以5G智能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為基礎,以新國標共享電單車為抓手,專注于5G慢行智慧交通體系化建設,專注數據助力、科技助力各地政府規范共享電單車產業的示范工程。
據胡北寒介紹,人民出行目前已經通過信息系統安全第三級保護的審驗。人民出行搭建的5G智能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在數據防護方面主要采用現代密碼算法對數據進行主動保護,如數據保密、數據完整性、雙向強身份認證等。在數據安全防護方面主要通過磁盤陣列、數據備份、異地容災等手段保證數據安全。人民出行共享電單車運用大數據科學指導運營,充分結合每輛車的運行大數據、消費大數據、城市熱點軌跡大數據等參數,即時分析用戶行為和車輛行為。精準指導城市運營,全面賦能城市智慧交通。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先后頒布了多項法律法規,切實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人民出行憑借傳承自人民數據的強大信息數據安全防護技術,有效防止用戶信息外泄,力爭成為行業標桿,呼吁共享電單車各家企業依法合規運營,促進整個行業健康規范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