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旅游 (樂游天下520) 平臺”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隨著“互聯網+”加速與產業融合,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引擎。疫情防控期間,云旅游、無接觸服務等數字文旅新業態不斷涌現。此次疫情在給文旅行業帶來不小沖擊的同時,也加快了文旅行業轉型的步伐。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互聯網+旅游”等新業態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相關數據顯示,“互聯網+旅游”孕育一個新的龐大旅游市場。這個新型市場由網民+購買力+購買欲望組成。根據最新的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3%。其中,20歲到39歲年齡層占42.3%,這意味著“80后”和“90后”的需求將成為有待挖掘的巨大市場,“互聯網+親子旅游”市場成為未來競爭高地。網民日益年輕化以及互聯網向年長者滲透,預示著旅游新業態、高端旅游都會展現廣闊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旅游”改變人們旅游決策,同時影響旅游產品結構與業態。以往人們的旅游決策依賴于個人來源、商業來源、公共來源以及經驗來源,比如人們更加相信自己的經驗與體驗以及親朋好友的口碑。“互聯網+旅游”情境下,除了傳統旅游方式,人們有了更多選擇。旅游方式向自助游與自由行轉化,要求旅游企業提供更多吃住行游購娛的組合,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提供更好的服務。
“互聯網+旅游”情境下,信任關系得以擴展。人們從對親朋好友的信任拓展到對于其他網民的信任,網絡點評成為重要的決策依據。過去消費者需要自己甄別信息,再作出決策?,F在他們傾向于參照其他網民的評價,因此,大大節約了購買成本。某機構發布的2021年中國旅游行業影響力分析報告顯示,在所有傳播信息中,與旅游相關的有2.96億條,其中有1.91億條來自微博,占所有信息的64.58%。旅游企業更重視其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微營銷成為旅游業營銷的主要方式,微博的話題和熱點都影響著人們的出游。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在產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推動“互聯網+旅游”深度融合。
第一,進一步推動線上預訂與線上旅游。線上預訂使得人們無需親臨景區就可實現購買決策,也讓景區預先知道人們的購買狀況,并通過預約解決景區人流不確定性引發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倒逼旅游業做出巨大改變,攜程調研200多家景區發現,其中90%已經實施在線預約購票。此外,線上旅游發展速度加快,智慧景區技術方案日益成熟。VR主題公園、虛擬現實樂園、VR展會、VR演藝直播……VR及AR運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區及項目,豐富了旅游展示方式,催生了全新的旅游業態與形式。比如,虛擬全景樂山大佛、VR圓明園等,復原或再造文化遺產資源與景區,使游客獲得如臨實境的沉浸感和現場感。
第二,提升服務能力,拓寬互聯網與旅游融合領域、場景。旅游市場加快細分,從線下市場細分到線上市場細分,可以拓寬的領域仍然非常多。線下市場細分在互聯網元素下,可以突破更多時空限制。如根據網民使用手機的習慣,發展夜游景區、夜觀演藝的夜間旅游。此外,線上市場細分也進入深耕細作階段。“旅游+直播”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通過觀看他人的旅游經歷獲得體驗。這種體驗同樣可以滿足人們旅游需求,其互動與溝通可以彌補以往旅游的空白。把“旅游+直播”作為旅游目的地與品牌營銷方式,可以實現多贏。
第三,重構旅游產業鏈,實現旅游全行業轉型升級。發揮數字產業的價值和潛力,推動旅游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是當下迫切的任務。以大數據分析、AI智能、5G技術等推動產業鏈改革,加快互聯網“應用+平臺”建設,構建基于旅游業應用場景的新產業鏈。平臺方面,通過線上線下整合,建立與完善智慧旅游平臺,包括B2B模式、B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中心、管理監督平臺等;應用方面,擺脫由自身出發構建旅游產品體系,轉向從網民和游客的需求出發構建發展模式,滿足游客的資訊需要,以及導航、導購、導覽、導游等全方面服務。
而(樂游天下520)微信公眾平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創建健康和諧的旅游環境和酒店預定體驗,處處為游客著想。營造開心難忘的旅游感受,與廣大游客建立朋友、親人般的感情。
開放、透明、共享的互聯網平臺正為行業內企業推廣、營銷、拓展市場的有力渠道。(樂游天下520)充分整合行業資源,匯集各大廠商、產品信息、市場供求、行業新聞等資訊,是企業尋求合作交流的最佳平臺。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當下,旅游酒店業市場將被進一步打開,前景無限。
而目前,(樂游天下520)微信公眾平臺已全面上線,平臺年中大優惠,申請入駐兩年的商戶,可送會員半年,申請入駐一年的商戶,可送會員三個月,名額有限,歡迎做旅游行業的企業以及個人積極入駐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