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董事長林建雄先生受邀《中國豆制品產業》雜志專訪
永和豆漿:中國風、臺灣味、兩岸情
記者:車前 通訊員:夏君
點贊企業,致敬品牌!
近日,《中國豆制品產業》記者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豆制品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雄先生進行了專訪,林董講述了他的創業歷程,篳路藍縷,不忘初心,把一顆小小的黃豆做成巨大產業的故事,采訪中,記者數次被林董這樣有情懷、有夢想、有溫度的企業家精神所感動,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分享林建雄董事長的創業故事。
記者:公司為何定名“永和”?回顧過往,企業可以分成幾個發展階段?
林建雄:永和豆漿的故事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一群祖籍大陸、遠離家鄉到臺灣的退役老兵,聚集在永和縣中正橋畔創辦早點攤,他們磨出的豆漿新鮮營養、香濃可口,做出的燒餅油條色澤金黃、松軟酥脆,憑著這一手豆漿,永和縣享譽臺灣。我就是喝著這些退役老兵們的豆漿,吃著他們的燒餅油條長大,對這些傳統的中華美食難以忘記,決心把它們發揚光大。
創業的過程從來沒有一帆風順。在臺灣創立之初,永和豆漿致力于餐飲發展,并在1985年注冊了永和豆漿的商標。隨著大陸營商環境的日益向好,大陸的發展潛力也日益凸顯,我知道,永和豆漿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機!
就這樣,我拎著行李箱,義無反顧跨越臺灣海峽,誓要把豆漿這一傳統美食在祖國大陸發揚光大。1995年,第一家永和豆漿門店在上海浦東設立,具有臺灣特色的永和豆漿也逐漸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一張美食名片。“中國風、臺灣味、兩岸情”品牌核心價值也從那時開始打響。
餐飲領域的成功是我們發展的第一步,為了讓更多的國人嘗到地道的臺灣味道,2004年,公司調整經營戰略,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研發健康美味的豆漿粉產品,成功實現了豆漿的標準化生產。歷經千百次的嘗試,永和豆漿粉一經上市便受到了全國消費者的喜愛。永和豆漿也在餐飲和商品的共同發力下,迎來了快速增長。如今,永和豆漿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獨特的味道和產品形象成為了連接海峽兩岸情誼的紐帶,更遠銷海外數十個國家地區。可以說世界的豆漿在永和,而永和把豆漿帶向全世界。
記者:目前,永和產品市場和渠道分布情況如何?在民生保供、質量建設等方面,獲得過哪些榮譽?
林建雄:從一杯豆漿到建立起第一家餐飲門店,再到如今在東北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種植基地,在全國擁有4家現代化工廠,永和豆漿在大陸歷經了近30年發展,已基本實現了從原料到生產加工銷售的穩定供應,堅守住了從優質大豆原材料培育,到標準化生產的嚴格管理。對品質的堅持,也讓我們連續多年榮獲全國豆漿行業質量領先品牌,中國豆制品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豆制品行業50強,并且在2022年榮獲國際品質評鑒大獎等榮譽。
目前,我們的的產品已遍布全國各大主要商超賣場、便利店、連鎖品牌餐飲等,主流電商平臺也有開設店鋪,在各銷售平臺,永和豆漿長期排名豆漿類第一品牌。疫情期間,永和豆漿堅持為消費者送貨到家,持續響應“三保”號召,保證產品質量,保證產品供應,保證產品價格,讓消費者安心放心。
記者:作為中豆委常務理事單位和行業領軍企業之一,在提升豆飲品、豆制品消費影響方面,永和做了哪些開創性的工作?
林建雄:在大健康產業的帶動下,植物蛋白產品引起全球市場的關注,豆漿也從國人最熟悉的早餐飲品搖身一變,擁有了植物蛋白飲品的內涵。為了讓消費者擁有更健康更有品質的生活,我們不斷深入洞察消費痛點、挖掘消費需求,將更多豆類產品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除原有黃豆系列,我們又相繼開發了黑豆、綠豆百合、紅豆薏米等五谷豆漿粉。2020年,經過上千次的試驗、研究、調試,我們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純豆粉,40%蛋白質含量,屬國內首創,更高的蛋白質含量,更低的熱量,更純粹的配方,一上市就成為了年輕人、健身人士追捧的市場爆款。
記者:永和是如何打造品質與品牌的?緣何能收獲眾多商家和消費者的長情相伴?
林建雄:發展近40年,永和豆漿收獲了眾多商家和消費者的長情相伴,我們無以為報,只能在品質上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嚴把原料關,我們自己在東北建立種植基地。東北黑土地肥沃的土壤,適宜的氣候條件,6個月的生長期,為大豆生長積蓄了足夠的營養,保證了原料的品質。工藝不過關便千百次的打磨,我們獨創的16道精制工藝,充分激發大豆的營養的同時,也造就了永和豆漿香濃順滑的口感!不論是在餐飲行業,還是在食品飲料行業,我們都始終堅持以產品品質作為品牌發展的根基,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美味產品的需求。
陪伴中國家庭近30年食光變遷,永和始終懷抱“中國風、臺灣味、兩岸情”的初心,以極致匠心淬煉精品,把具有臺灣風味的中國傳統飲品帶往世界各地,這種對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續創新、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激勵我們不斷前行。我想這也許便是永和豆漿三十年來始終深受消費者信賴的關鍵所在。
記者:在豆制品的傳承、創新和科普等方面,永和進行了哪些嘗試?
林建雄:豆漿作為中國的傳統飲品,在中國已經有1900多年的發展歷史。對于老一輩們來說,豆漿一直是早餐桌上的常客。新時代,如何讓年輕消費人群也愛上豆漿,讓豆漿煥發新生,成為一種年輕時尚的飲品,是傳承和發揚傳統飲食文化不可避開的議題。
我們希望在消費者的青少年時期,就培養他們飲用豆漿的習慣。為此,我們連續十一年與有青年創意奧斯卡之稱的金犢獎合作,走進兩岸各地1400多所高校,與富有創意能力的年輕一代學子交流,讓豆漿走進更多年輕人的視野。這些年輕朋友們極具想象力的創意,生動的設計表現,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創意啟發。與此同時,隨著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的興起,我們開始學習用社交平臺與更多的年輕人雙向溝通。我始終有一顆年輕的心,我也要求團隊,與年輕人們玩在一起。通過社交平臺,利用年輕人喜愛的形式講述健康生活的理念,在互動中,洞察年輕人的消費興趣點,讓年輕人們嘗試豆漿,愛上豆漿。
記者:近期,永和有沒有新產品上市、新項目上馬、新規劃出臺?
林建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產品的創新,產品的創新離不開對市場的深刻洞察!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植物基飲品盛行的浪潮下,豆漿等植物飲料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但目前相較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我們的基數還比較小,需要更多地踐行消費者教育。
我們著重考察了90后、Z世代這群年輕消費群體。發現他們今天追求的不是性價比,而是“心價比”,是該產品給內心帶來的體驗。這群年輕消費者對新奇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以及獨特的追求,朋克養生、成分黨、顏值至上都是他們的標簽。愛嘗鮮,愛分享的他們也更容易產生口碑和網絡效應,這也給我們種草產品創造了機會。
我們已經開發儲備了數十種潮流新品,今年第三季度,大家便能在市場上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們的新辦公大樓,年底即將竣工,相信更好的條件,可以激發出員工更多的創新靈感。我也希望我們永和,可以成為兩岸年輕人的創業基地,孵化更多成功的產品,從這里走出更多跟我一樣的逐夢人。
記者:您認為未來豆制品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永和如何結合發展趨勢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服務?
林建雄:2020年,植物基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一些頭部品牌紛紛加碼植物基賽道。2021年,植物基食品持續增長,被稱為“植物基起飛年”。豆制品作為植物基行業的主力軍,發展前景廣闊。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新鮮、天然、0糖、0添加的豆制產品成為食品領域的新寵,經歷疫情后,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更高,對有科技含量、有趣、有話題的產品也更感興趣。我有一天早上去別的公司,坐電梯的時候同時進來兩個年輕人,一人手里拿著星巴克,一人手里拿著我們永和豆漿。都是植物飲品,星巴克遠跨重洋而來都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績,我們有本土優勢,有健康優勢,更不能輸。我也暗暗下定決心,要持續推動豆制品營養價值的認知與普及,不斷強化產品創新能力,提升豆飲營養價值和口感享受。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爭取有朝一日趕超星巴克,也讓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文章來源于《中國豆制品產業》